搜尋條件: 老同學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56

中年夫妻拼事業,為何家事、育兒都我包?人妻結婚7年出軌訴離:老公明明在身邊,我卻像「孤島」

tCol 2025-02-27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34

中年夫妻拼事業,為何家事、育兒都我包?人妻結婚7年出軌訴離:老公明明在身邊,我卻像「孤島」

Q:我是皓正,45歲,老婆40歲,結婚快7年了,有5歲女兒與3歲兒子,我跟老婆都在大企業上班,但最近老婆鬧分居,還提到要離婚,現已分居3週,我想趁早修復關係,挽回一切,不知是否可能?我們分居的起因是老婆有外遇,那個人是她大學同學、也曾交往過,我在婚前就聽她提起過,最近他們因為同學會又重新連絡,承認曾私下會面2次,但否認曾肉體出軌,我雖然不相信,但她堅持這樣說,或許是真的。老婆說她從那男人身上尋求到我所沒有的溫柔與體貼,讓她覺得非常放鬆,跟對方在一起才覺得能當自己,雖然她對「感情出軌」表示抱歉,但也反問:「我覺得對不起,可是你呢?你一點也不反省嗎?」她認為我自私自利,明明夫妻倆都在上班,但是育兒跟家事都是她一人包辦;雖然我們住的地方離她娘家不到5分鐘,岳父母會幫忙帶孩子或接送去幼兒園等,但接回家後就全靠她在撐,我都沒幫忙,偶爾陪孩子玩玩就覺得自己盡了當父親或丈夫的義務,非常嘔心!她說感到最痛苦與孤立的是孩子生病時,要請假也是她在請,她工作能力強,也有升遷競爭,但犧牲的都是她。雖然她早覺悟結婚生子會影響女人工作表現,但沒想到我從未替她著想,因為有時我明明沒那麼忙,卻不肯多花點心力來幫她!老婆認為既然是夫妻,即使愛情淡化,也至少是養兒育女的同志,一定要並肩作戰才行,但她覺得自己在家裡就像一座孤島,也無法對年幼的孩子們吐訴,還好有父母幫忙,才能撐到現在。她爸媽對這狀況很了解,雖還不算討厭我這個女婿,但更心疼女兒的苦處。雖說我們現在是分居狀態,但其實就是她帶孩子搬回家住,也還允許我去陪孩子們玩。我曾趁機問她今後打算?畢竟孩子還小,希望她能回頭;她卻說我本性難移,對我已無指望,而且內心已有別的男人,她想找到真正能依靠的男人,往離婚之路前進。當初知道她出軌,我也很吃驚憤怒,但回想的確如她所說的,我幫忙家事也不過就是去丟垃圾的程度,覺得她的存在理所當然,不夠珍惜她,能理解她為何對別人男人心動。我真的很想挽回她的心,想要重建幸福家庭,我已清楚表白我不想離婚,會這樣拼命工作,也是因為我有美好的家庭。而且孩子們都還小,想跟她一起好好養育孩子長大,我怎樣都願意做,想修復兩人關係!除了當面說之外,我也寫了信表明想法,但她似乎不再相信我,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50後最怕參加同學會?大家都「董、總」,而我只是小科員…2練習肯定自我價值:成不成功「我說了算」

tCol 2025-02-07

林靜君談心室

50後最怕參加同學會?大家都「董、總」,而我只是小科員…2練習肯定自我價值:成不成功「我說了算」

過了50歲,事業成就多半已成定局,人生開始邁入不同的階段,這時候再執著於名聲威望、職位高低、財富多寡這些外在成功條件,是和自己過不去。人生過半,成就感來源不應是外界評價,而是如何看待自己。

閱讀更多

我到底是「健忘」還是「失智」?原來有6個D,代表認知功能減退!

tCol 2024-12-16

卓良珍

我到底是「健忘」還是「失智」?原來有6個D,代表認知功能減退!

認知功能是一個人表現知覺感受的心智狀態,像是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解決問題與表達的能力等。認知功能的改變會受個人腦神經功能、身心健康狀態,以及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或社會心理壓力的刺激之適應力所影響(Birren & Birren, 1990)。

閱讀更多

享受樂活人生,從老後斷捨離開始!暢銷作家連自己的書都丟,楊賢英:你的光輝、回憶,子女不會懂

tCol 2024-07-15

黃靖文

享受樂活人生,從老後斷捨離開始!暢銷作家連自己的書都丟,楊賢英:你的光輝、回憶,子女不會懂

靠著紙藤專業、居家收納絕活,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的作家楊賢英,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體悟。今年跨過70歲關卡,她不斷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老後、甚至離世的情境。「假如我離開了,你希望我留給你什麼?」楊賢英有次不經意的問起了女兒這個問題。她轉述,女兒稍微思索後直截了當地說:「大概是錢和房子吧。」楊賢英一時有些難過,但她很快回想起過去自己送走父母、婆婆的情境。開始感謝起自己能和女兒直言不諱探討生死議題。楊賢英說,我母親離世後留下一箱相冊,我放了5年不敢整理,鼓起勇氣翻開後我才發現,裡頭的人我都不認識,原來「父母珍視的回憶,不等於子女的回憶」。這幾年,她開始丟棄家中不需要物品,從照片、藏書,甚至是她出版的書籍。楊賢英說,做到斷捨離很簡單,「這就是一輛貨車就能解決的事」。

閱讀更多

扣掉國民年金、每月還要付安養院3萬「媽媽死了,我反而鬆一口氣」!中年子女長照告白:自己退休金都沒存到

tCol 2024-06-18

小梶沙羅

扣掉國民年金、每月還要付安養院3萬「媽媽死了,我反而鬆一口氣」!中年子女長照告白:自己退休金都沒存到

「快點離開吧……」「我怕我會比他們先死!」快到退休年紀的我,辭職返鄉照顧4個年齡總共360歲的老人,這是修行還是懲罰遊戲?

閱讀更多

同事不是被資遣、就是被逼退休…交大高材生40歲前毅然轉行創業:我從研究8吋晶圓變8吋披薩

tCol 2024-03-20

黃大米

同事不是被資遣、就是被逼退休…交大高材生40歲前毅然轉行創業:我從研究8吋晶圓變8吋披薩

人生的路從來不是你設定好軌道之後,就不會偏離。

閱讀更多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tCol 2024-03-04

陳亭均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閱讀更多

他擁新北千萬房產,40年來單身獨居,為何60歲後賣房住樂齡宅?「以房養老vs賣房養老」怎麼選

tCol 2024-01-05

高小鳳

他擁新北千萬房產,40年來單身獨居,為何60歲後賣房住樂齡宅?「以房養老vs賣房養老」怎麼選

對大多數人來說,退休不只代表收入減少,也包括體力、應變力衰退。專做資產信託的識河國際財務顧問總經理洪紹剴,遇過一位年過60的委託人,早年單身自在,退休後發現存款不足,在「以房養老」和「賣房養老」之間掙扎,兩相權衡下,最後決定賣房申請入住樂齡宅,剩下現金做理財信託,「趁有體力前處理好房產,不用擔心被詐騙,安心展開新生活。」

閱讀更多

當你70歲,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做對6件事,讓你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tCol 2023-11-09

劉秀枝

當你70歲,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做對6件事,讓你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不知是否因年過七旬,深感時不我與,老朋友、 老同學 (小學、中學、大學)的聚會接踵而至,忙得很呢。

閱讀更多

60後就要「花錢」!丁菱娟曝「這5種錢」不能省: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掙的錢自己花

tCol 2023-09-25

丁菱娟

60後就要「花錢」!丁菱娟曝「這5種錢」不能省: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掙的錢自己花

在第人三生退休之後,賺錢的能力弱了,能花錢的時間變多,趁我們體力還行,身上有些積蓄,子女都長大了,這是花錢的最好時機,不需要愧疚,自己掙的錢自己花,用在對的地方,值得的地方,來為我們的第三人生增加一點色彩。

閱讀更多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