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二○○○年的夏天,我帶著即將完成國家衛生院婦癌專科醫師訓練的六個學員,到美國參加美國婦癌學會,順道拜訪美國西岸幾個主要的癌症中心。參訪結束前,訓練計畫的國際老師──知名婦癌專家里奧.拉加西(Leo Lagasse)教授在他洛杉磯的家裡設宴款待我們。
閱讀更多
2019-09-20
史蒂夫‧史考特, 貝瑞‧達文波特
要擺脫負面思緒、提升對精神的掌控,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緩慢、深沉規律的呼吸。專注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心跳速度,放鬆肌肉,讓頭腦冷靜下來,使大腦恢復正常運作。深呼吸能讓你感覺自己跟身體緊密連結,讓精神不再聚焦於擔憂上,並且讓腦中的內在獨白安靜下來。這種伴隨深呼吸而來的生理變化,就是「放鬆反應」。
閱讀更多
2019-09-07
林芷揚
一般人總以為得肺癌,一定會出現咳嗽的症狀,這個觀念是錯的!肺癌典型症狀包含咳嗽、咳痰,癌細胞擴散後還可能出現胸痛、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等情況,但多達三分之一的患者並沒有持續咳嗽的症狀,因此平日應定期檢查、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019-09-05
許禮安
我在醫院內科、外科病房看「安寧共同照護」的會診時,因為病人和家屬難免有忌諱,我通常絕口不提「癌症」和「末期」。
閱讀更多
2019-09-03
陳婉箐
衛生福利部公布2018年國人10大死因,首位癌症奪走4萬8784條人命,再創歷史新高。根據2007年世界癌症基金會及美國癌症研究所發表的報告,強烈建議減少肉類攝取,以植物性為主的飲食方式,有助預防癌症。
閱讀更多
2019-08-30
林芷揚
空氣污染是肺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台中一對牧師夫妻雙雙罹患肺癌,研判與他們沒戴口罩騎機車40年有關。除了空污影響,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更是肺癌高危險群,應提高警覺、定期做健檢。
閱讀更多
2019-08-23
郭依瑄
肝癌高居國內癌症死因的第2名,令人聞之色變。不過,近年已有臨床數據證實,癌症的免疫治療有一定療效,讓許多肝癌病患重獲希望,更有患者接受免疫治療後,肝臟腫瘤從15公分縮小到8公分!
閱讀更多
2019-08-21
郭依瑄
咳嗽是身體的一種防禦機制,只要咳嗽超過一週,很有可能不是感冒這麼簡單,而是肺炎、肺結核、肺癌等疾病,這時候,如何懂得正確求診不延誤病情,就非常重要。
閱讀更多
2019-08-04
林芷揚
肺癌是國人死因第一位,與抽菸、二手菸、空氣汙染、炒菜油煙等都有關係。肺癌早期症狀雖然不明顯,還是有些徵兆值得注意,包含咳嗽、胸痛、聲音沙啞等,應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