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
郭美懿整理
健保署統計,過年期間急診常見就醫原因包括:急性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各式外傷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導致急性發作等,由於春節期間部分醫院門診休診,導致急診人次及候診時間相對平日多出2~3倍以上。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章志榮便提醒,歡度年節喜慶時光時也務必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適度的運動,避免長時間熬夜和過度疲勞,以確保身體和精神的健康。
閱讀更多
2024-02-06
NOW健康
農曆春節家家戶戶圍爐聚餐,不過由於過年期間飲食豐盛,加上餐後喝茶聊天配點心,常常不知不覺吃下過多食物,進而產生腸胃不適的問題,常見的原因可能來自飲食過量、吃太油膩、食物反覆加熱、加熱不足或不新鮮,以及飲酒過量、熬夜等。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提醒,為了讓自己過個健康的好年,需節制飲食,並準備腸胃藥,以備不時之需。
閱讀更多
2024-01-25
郭美懿
76歲知名作家黃越綏去年才宣布將以「斷食善終」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今(1/25)日又在社群網站表示近日再度確診新冠肺炎,這次各種症狀齊發,咳嗽有痰甚至咳出血絲,提醒大家出外要戴口罩防範病毒。而此次生病也讓她有感而發,決定再多簽署一份大體捐贈的文件,生死之間何妨灑脫一點。
閱讀更多
2023-09-27
郭美懿
中秋節將至,柚子是必吃的應景食物,其富含維他命C和膳食纖維,可抗氧化、降膽固醇、助排便順暢。不過柚子熱量也同樣偏高,除了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人要注意攝取量,有腎臟疾病、腸胃不好、容易手腳冰冷,以及正在服藥者,都不適合吃。營養師也提醒,柚子與葡萄柚都含有「呋喃香豆素」成分,會使藥物分解速度減慢,因此要避免與降血壓、降血脂、抗心律不整等藥物一起吃,以免產生不良副作用。
閱讀更多
2023-09-11
NOW健康
除了年紀大內耳功能退化,生活中壓力過大、經常失眠、過勞及高油、高鹽的飲食型態,都是可能誘發耳鳴的原因,然而,耳鳴的背後,可能不單純只是耳朵的問題。曾有媒體報導指出,有1名飽受耳鳴困擾的患者,服藥2年都未見改善,後來發現是「 胃食道 逆流」,胃酸逆流導致咽喉炎,進而引發中耳炎,因耳咽管受損釀成耳鳴。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事實上, 胃食道 逆流和耳鳴兩者之間並不存在因果關係,耳鳴真正的致病原因與內耳神經萎縮、損傷有關。
閱讀更多
2023-07-18
林芷揚
編按: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668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1,98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8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70歲,男性更比女性多出3倍的罹病風險,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第9位。因食道癌離世名人不在少數,如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2018年因食道癌逝世,享年54歲;另外如曾獲金馬影帝的中國演員涂們、本土資深藝人安迪也都是因食道癌離世。有醫師表示,「食道癌大多與飲食有關」,如吸菸、嚼檳榔、重度飲酒、愛吃醃漬食物及愛喝滾燙熱茶熱湯等習慣,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而若長期有 胃食道 逆流的問題,也容易引發食道病變。(原文刊載於2020/4/13,更新時間為2023/7/18)
閱讀更多
2023-07-05
優照護
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65歲以上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全台65歲以上國人,每周有失眠經驗的比例超過5成,符合慢性失眠症的比率也有4分之1。「助眠食物」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這些食物具有促進睡眠的特性,提供身體所需的養分,是幫助製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
閱讀更多
2023-05-31
郭美懿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使得 胃食道 逆流盛行率激增,約有3~4成國人罹患此病。症狀包括溢酸、火燒心、胸悶、胸痛、噁心、咳嗽等,不僅影響生活,更可導致失眠、作息紊亂,還有人困擾到想輕生。醫師提醒,50至59歲以及社會新鮮人是2大好發族群,女性罹患率又比男性高2倍,平時應避免熬夜,進食後2小時別躺下、也要盡量少吃宵夜。
閱讀更多
2023-04-27
郭美懿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 胃食道 逆流了嗎?」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也揭露國人罹患 胃食道 逆流的高比率!據國健署統計資料,台灣25%人口罹患 胃食道 逆流,等於每4人就有1人有此困擾,且人口比例還在逐年攀升,甚至有少部分 胃食道 逆流族群可能發展成「巴瑞特氏食道」,進而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4-21
NOW健康
男人不論活到幾歲,對於床上雄風這件事,應該很難視而不見。除了因為老化或慢性疾病等因素,會引起房事不順,若正是「一尾活龍」的中壯年族群對性生活也感到力不從心,就要特別留意,是否末梢循環出了問題。
閱讀更多
3/ 19
第 3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