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編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內群聚不斷擴大,8天已有9例染疫!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上分析,導致醫療人員互相感染的原因有這6個。
閱讀更多
2020-12-25
李易紓
20210318編按:54歲金曲台語歌后詹雅雯,驚傳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萎縮。她曾經在2018年疑因罕見疾病、喉嚨長瘤,無法自己分泌口水,近2個月食慾很差甚至體重掉了8公斤,赴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是罹患帕金森氏症。詹雅雯在自己臉書上發出自己的醫院手環照片,並寫下「人生每個病痛都是有原因的,在提醒自己要愛自己的身體,應該把速度慢下來了。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是學習聽醫師的話、學習不要恐懼和新的生活方式並珍惜現在擁有的。」
閱讀更多
2020-12-23
李易紓
越來越多人知道頭暈及眩暈的差異,也知道「頭暈」可能要看神經內科,「昏厥」要看心臟血管內科,「眩暈」則要看耳鼻喉科,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醫師說,這樣的分法還是過於簡單,當出現頭暈、耳鳴等症狀時,還是要透過檢查,排除「腦瘤」的可能。倘若為腦瘤或是腦出血,要由電腦斷層偵測出來,若為初期腦梗塞,則必須要核磁共振才有辦法明確辨認。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被照顧者對自尊的需求,猶如魔鬼的細節,永遠藏在照顧者筋疲力竭的忽略裡。隨著時久日深,形成隱形的心牆,讓彼此對立的情緒,破壞原有的親密。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媽媽第二次中風住院的那七天,給我帶來深刻的省思,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很不容易,但必須開始。從前的我,是為她而活;此後的我,是為自己而活。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當考驗突如其來,願意臣服宇宙的安排,讓我省去討價還價的時間,我只會向內心深處自問:「這其中深藏著什麼意涵嗎?」以及:「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20-04-24
林芷揚
劉先生是一位61歲的退休商人,自稱過去因為工作需要,菸酒不忌,59歲那年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救回一命後,就開始整天都感覺頭暈暈的。起初,其心臟科醫師認為劉先生是心肌梗塞後,擔心生命再次有危險,而引起相關的焦慮症狀,只要服用輕度的抗焦慮藥物就可以緩解,但劉先生頭暈的感覺一直存在,讓他整天生活都很痛苦。其後,又被診斷有憂鬱症,但服用抗憂鬱劑,病情也不見起色,反而造成頭昏加重、無力、想睡覺的症狀。出現暈眩、頭暈、頭昏的症狀時,究竟應該看哪一科?
閱讀更多
2020-03-06
寶瓶文化
與頭暈有關的科別包括:耳鼻喉科、心臟內科和神經內科。到底要看哪科呢?
閱讀更多
2020-01-25
急診室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武漢很多醫護被確診感染了一位武漢醫生在電話幾乎崩潰他的心情相信許多經歷過SARS醫護朋友都懂
閱讀更多
4/ 7
第 4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