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
李易紓
資深藝人巴戈週三(2/16)晚間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7歲。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秘書長紀寶如證實這消息,表示巴戈是在林口長庚醫院離世,家屬正在處理後事。據了解,巴戈是去年9月在醫院檢查發現罹患胰臟癌,發現時已經是末期。蘋果新聞網報導,巴戈的大嫂說:「他樂觀以對堅持要過完年,現在元宵節也過了,走得很體面沒受苦,早就把後事都安排好了。」巴戈8歲就出道,縱橫演藝圈近60年,他和鄒美儀以《雙星報喜》拿下二座金鐘獎最佳主持人獎,後再以《就在今夜》與方芳芳再奪金鐘獎。近年他擔任台灣優質生命理事長,卸任後成為協會常務理事。他和同班同學張令娜結婚,兩人感情相當好,生了2女2男,兒子在微軟工作、女兒則是在台灣上班,為了栽培孩子努力工作也存了不少錢,讓老婆帶了6000萬給孩子唸書。近年他演藝工作減少,仍客串戲劇、擔任評審,也在台灣優質生命協會推廣公益,紀寶如說和巴戈多年好友,他的離世讓她心很痛。巴戈的老友陸一龍也在臉書上寫道:「心情真的很不好,今天常爸才功德圓滿,晚上好友巴戈也離開了。和他的感情關係太複雜了,他結婚時我是男儐相兼總招待,一起拍戲,一起成長,一起變老….我親愛的兄弟,你的笑容永遠在我心。」
閱讀更多
2022-02-15
NOW健康
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如出現不適,大都到了晚期,提醒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應積極就醫。
閱讀更多
2021-12-03
NOW健康
許多人聽過膽囊結石,發作時痛到在地上打滾,但膽囊也可能長出壞東西,台灣每年就有1千多人罹患膽囊癌。膽囊位於腹腔深處,很難透過觸診發現異狀,不少患者是在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與體重下降、右腹出現腫塊、黃疸等不適症狀時,就醫檢查才確診。
閱讀更多
2021-09-11
聯合報 記者黃惠群
編按:日本媒體報導,知名飲料品牌「午後の紅茶」奶茶,竟然成為日本醫界檢驗胰臟癌時的小工具!在照超音波前,讓患者先喝一罐「午後紅茶」奶茶,約7成民眾得以早期發現胰臟癌,日本醫界推測,可能是這款奶茶的「乳脂成分比例」,剛好最適合超音波檢驗。大阪國際癌症中心前副院長片山和宏認為,該款奶茶的乳脂肪比例可能比較合適,所以能夠協助到發現胰臟癌。而午後の紅茶製造商則是回應,當初製造商品時並沒有想到能這樣使用,但希望客戶能遵照醫師的指示。
閱讀更多
2021-07-23
郭姿均
免疫系統最主要的功能是清除死亡或有缺陷的細胞,其效率會因為飲食、生活壓力而改變,也會隨著生理年齡增長而減退。一般成年人平常一年出現感冒微恙次數約 2-5 次,但年齡漸長,會發現感冒及感染次數愈多,同時休息復原的天數愈長,運氣不好時,還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感染症,如支氣管炎、肺炎、敗血症、膀胱發炎及黴菌的感染。
閱讀更多
2021-05-11
李易紓
胰臟病灶在臨床上,一般初步分為實體腫瘤或囊腫,其中的實體腫瘤,就包含最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王」胰臟癌、神經內分泌腫瘤、偽腫瘤,囊腫則包含單純水泡、漿液性囊腫、黏液性囊腫 、偽囊腫,有時候實體腫瘤壞死後,中心也會造成類似囊泡的構造。
閱讀更多
2021-05-05
NOW健康
32歲周小姐去年剛換工作時,出現牙齦腫脹、牙床莫名長出水泡、出血等症狀,自覺壓力沈重、火氣較大,多次至牙科就診,醫師以為是牙周病,但治療後仍未見改善,建議她至醫院抽血檢查,不料竟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閱讀更多
2020-06-29
照護線上
食物從口腔進到身體時,會先經過食道、胃,再經過小腸、大腸。而十二指腸屬於小腸的第一部分(另外兩個部分是空腸與迴腸),為什麼這裡會被叫做十二指腸呢?因為過去認為十二指腸的長度就像是十二根手指頭併排時一樣那麼長,就給了這段小腸這麼特殊的名稱。
閱讀更多
2020-04-06
林芷揚
20210725編按:新北市國民黨議員唐慧琳因罹患胰臟癌第三期,傳出25日凌晨辭世,享年49歲。由於相當年輕的緣故,身邊許多人都很詫異。對此,國民黨中央委員徐正文在臉書發文證實此消息。唐慧琳是在2019年12月被醫師宣佈罹患「癌王」胰臟癌,身心都飽受折磨,但她說自己沒有氣餒和放棄的權利,下定決心奮戰到底,因此罹癌後鮮少公開露面,專心治療。她最後一次臉書發文,是3天前提醒網友做好防颱準備,除寫下「祝福大家一切平安、順心」,並預祝選手們奪金為國爭光,發文當天許多網友替她加油打氣,現在傳出過世消息,網友也在底下留言悼念「一路好走」。「癌王」胰臟癌是個沉默殺手,症狀不容易發現又死亡率高,醫師提醒, 出現皮膚癢、發燒、體重減輕和拉肚子等8大前兆,就要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0-03-12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隨著國內大腸癌罹癌人數不斷攀升,有越來越多人選擇食用益生菌,希望能夠「腸」保健康。目前也有研究指出,補充特定的益生菌可預防或緩解過敏症狀,但是益生菌該怎麽挑選呢?什麽時間吃比較好呢?而活菌和死菌又有什麽差別?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