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0
郭美懿
全世界人口正面臨急遽老化,據聯合國數據,2019年全球80歲以上人口達1億4300萬,預估至2050年,將倍增至4億2600萬人。在此同時,台灣人口年齡結構也正老化中,國發會推估2026年台灣老年人口占比將達2成,到了2070年台灣更有一半以上的人超過60歲。人口老化不僅帶來勞動力、社福等問題,逐漸老化的社會也造成醫療照護體系嚴重的負擔。2019年台灣全國健康照護花費佔GDP的6.1%,遠低於OECD平均數8.8%;而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間,全國健康照護花費增長率逐漸增加,2020與2021年增長率更是突破7%。若以目前台灣老化速度的趨勢看來,醫療花費的負擔越來越大,如何確保健康老化將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23-11-17
郭美懿
蔣太太的媽媽原本身體康健,卻在一次跌倒後,髖部骨折從此 臥床 不起,經醫師診斷為骨質疏鬆。60歲的蔣太太深怕自己步上母親後塵「一跌不起」,特別到家醫科做骨鬆諮詢與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有骨質疏鬆。經醫師評估後,她每半年施打一次骨鬆藥物,並額外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再配合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再次檢查,她的骨密度數據未再持續下降,成功守住骨本,預防老年骨折。
閱讀更多
2023-11-14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3A護理師 吳建緯
2014年一部美國劇情片《我想念我自己》述說了早發性失智症的故事。主角是大學教導語言學的教授、事業有成,然而患上阿茲海默症卻讓生活不得不停下腳步。英文片名《Still Alice》,或許是想表達即使個性改變,認不出人,但陪伴她的人要記得她依舊是從前的她,不要因為個性變了,和以前不同了,就剝奪她的生活、奪去她的名字。我們也要記得,當身邊的親朋被疾病奪去記憶後,也是彼此重新諒解的開始。
閱讀更多
2023-11-06
優照護
洗頭的好處有很多,不僅可以去除頭髮和頭皮上的污垢、油脂和汗水,保持頭髮和頭皮的乾爽、減少頭皮屑問題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及減輕壓力和緊張感,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這項看似簡單又日常的例行事務,一旦當長輩因健康問題 臥床 而無法自行洗頭時,便會成為一項較為複雜瑣碎的工作,需要有人來協助他們完成。
閱讀更多
2023-10-24
劉秀枝
最近接連有兩位同事屆齡退休,回想起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兩位都還是住院醫師,這才猛然警覺到自己已退休十六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我不禁思索: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十六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梁之外,七十五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閱讀更多
2023-10-16
優照護
今周刊編按: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台灣每年新增3~5萬腦中風患者,且終生發生率為四分之一,也就是每4人就有1人有中風危機。腦中風即使存活也常留下後遺症,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造成照顧者沉重負擔。正確的居家改造和居家照護,是協助中風患者重返家居生活重要的一步!
閱讀更多
2023-10-11
郭美懿
《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了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知名作家吳若權,以及熟齡遊學專家/部落客「豌豆老公主」Amy,從有機生活、照護陪伴與熟齡追夢等3個角度,分享「銀髮樂活」的生活提案。
閱讀更多
2023-10-11
林暐鈞
《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論壇熱烈持續進行中,其中談到精彩人生&智慧照護,邀請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胡念之、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來分享重要觀點,最後與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主持進行精彩對談。
閱讀更多
2023-10-11
郭美懿
《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客座教授秋山弘子,分享在長壽社會發展趨勢下,如何因應人生百年的新時代。
閱讀更多
2023-10-06
郭美懿
74歲知名作家劉墉昨(10/5)日驚傳在自家庭院摔倒,雖當下沒有摔傷頭部,但回房後卻突然昏厥、失去意識,醒來後發現滿身滿地都是嘔吐物,一路嘔吐到醫院急診室,所幸就醫檢查後沒有大礙。自稱「工作狂」的他,躺在病床上還把YT節目《劉墉講堂》做好,也不忘向粉絲報告:「老頑童一切OK,除了百病纏身,還是一尾活龍!」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