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醫病平台
山本小姐是我的臉友,有一陣子我們常在網路上聊天,到後來我們在民宿見了幾次面,她有三個孩子,老大患有妥瑞氏症。
閱讀更多
2019-05-14
劉博仁
頸部,也就是脖子,是人體相當重要的部位,因為內含頸動脈、神經、淋巴結、咽喉、肌肉、甲狀腺、脊椎等重要器官組織,所以頸部一旦出現腫塊,必須盡快就醫診治,實在是有太多原因需考量了。以下是臨床上的幾個例子,提供給各位讀者參考。
閱讀更多
2019-04-08
鄭閔聲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
2019-03-25
郭依瑄
44歲王小姐愛喝豆漿,為改善經痛以補品養身,近半年來發現每次「好朋友」來時經血量變多,且伴有如仙草凍般的大塊血塊,不僅白天要用夜用衛生棉,半夜睡覺時怕外漏,一個晚上就要更換3次衛生棉,生活飽受困擾。
閱讀更多
2019-03-04
台灣癌症基金會
「恭喜!新婚快樂!」四個月前的婚禮還歷歷在目,穿著漂亮婚紗走過紅毯,在大家的祝福聲中,一步步邁向人生下一個階段。
閱讀更多
2018-08-23
林芷揚
25歲的許小姐,月經來潮時常有下腹悶痛的情況,需靠止痛藥緩解。3年前某天,下腹部突然劇烈疼痛,送急診後檢查發現,腹部內疑似有一個惡性腫瘤,醫師說必須切除子宮、卵巢,讓未婚的許小姐無法接受!
閱讀更多
2018-05-04
新自然主義
十六年前,我在個人著作《腦內革命》當中指出「囤積過量的腹部脂肪會令人早死」,招致很多人批評、嘲笑,要我拿出證據。時至今日,東京大學門脇孝教授等人的研究,都令「新陳代謝症候群」成為眾所皆知的名詞,而人體內過度囤積的脂肪,特別是內臟脂肪有害健康,也成為婦孺皆知的常識。
閱讀更多
2018-04-03
林思宇
Q:40多歲愛打扮的Amy拿到健檢報告後就整天悶悶不樂,先生一問才知道,原來太太健檢報告的CA125數值寫著「38U/ml」,先生看到紅字比註記的正常值35U/ml略高一點而已,關鍵在於旁邊有小一號的黑體字寫著「卵巢癌腫瘤標記」,Amy以為得了癌症,每天都悶悶不樂。
閱讀更多
2017-08-17
萬年生
當新國病肺癌悄悄來襲,成為國人健康頭號殺手,究竟誰需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很麻煩嗎?如何正確判讀檢查結果?又有何注意事項?
閱讀更多
4/ 4
第 4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