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
徐易琳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長期照護的潛在需求為7~9年,加上行政院衛生署的報告也顯示,平均照護時間也高達7.3年。假設每月照護費用25,000元計算,平均總共照護費用支出就高達220萬,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是相當沉重負擔,因此需要透過保險轉嫁這些風險。只是,要轉嫁失能風險,應選擇「長看險」、「類長看險」還是「殘扶險」呢?
閱讀更多
2017-08-03
李雪雯
全民健保不見得「什麼都給付」,即使民眾另外購買住院醫療險,假設不幸罹患特定重大疾病或傷病時,許多健保及住院醫療險都不給付的大筆金額花費,恐怕也只有重大疾病或特定傷病險,才能夠支應這些龐大的開銷。簡單來說,「重大疾病險」及「特定傷病險」就是讓 被保險人 在患病初期,就能領到一整筆保險金。它可以用來貼補龐大的醫療費用,或是做為緊急預備金,讓 被保險人 因病暫時無法工作、收入中斷時,作為薪資收入,避免因為疾病而造成整個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這與單純「分次給付」型的住院醫療險,甚至是傳統癌症險,在功用上存有非常大的差異。
閱讀更多
2017-07-07
小花平台保險+
2015年,陳立宏確診為腦癌第四期,2017年6/21日他不幸病逝台北榮總。有人說:陳立宏的罹癌情況,即使買了保險也無法負擔。其實,只要懂得進行保單規劃,是能轉嫁風險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險該怎麼買,才能成功轉嫁癌症風險?六個面向,讓小花平台保險顧問為你細說分明。
閱讀更多
2017-07-07
小花平台保險+
阿祥是一家之主,也是主要經濟支柱,剛結婚時就以自己為要保人以及 被保險人 投保,後來也以自己為要保人幫太太秀玲和2個孩子大寶、二寶規劃保險,除了基本的醫療險外,也投保增額壽險當作孩子的教育基金,希望長大後就有一筆錢可供他們深造進修。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後來阿祥罹患了癌症,不久就撒手人寰了。秀玲強忍悲痛處理完阿祥後事時,還得處理保險問題,保險業務員在辦理阿祥保單理賠的同時,也告知她:每份保單都需要她和孩子都簽聲明同意書才能把要保人改成她,而2個孩子都在外地讀書,2-3個月才回來一次,想到要花時間精神處理這個問題,她就傷透腦筋,一定要這麼麻煩嗎?快來聽聽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怎麼說!
閱讀更多
2015-04-20
林雅惠
今年50歲的王先生,結束在海外的事業搬回台灣定居,由於賣掉公司及海外房地產,手邊有3,000萬元的現金想要做退休規畫,生性保守的他原想全數放銀行定存,每個月再領利息出來當生活費即可,但是銀行理財專員提醒他:「放銀行定存會有二代健保的問題,而且就資產移轉的角度來看,買投資型保單會比較適合王先生現在的需求。」
閱讀更多
8/ 8
第 8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