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5
皮爾斯夫人(林家羽)
只要能說出來,那些彆扭冷戰就沒有機會長成關係裡的厭氧病菌,亞健康關係如中醫調身,要進補前一定要先將不好的毒素洩掉,如此關係才有新的空間去涵養新生開朗的好菌,慢慢將體質往健康躍進。
閱讀更多
2019-11-01
洪仲清
我在臨床上,也會碰到類似的狀況。大部分家長,是真正抱著關心、擔心的態度,怕孩子的情緒沒表達完整,沒辦法及時伸出援手。但也有少部分的家長,單純是覺得孩子的情緒「很奇怪」,跟想像中的不一樣,「沒有同理心」
閱讀更多
2019-10-28
黃勝堅
曾老先生,是等待心肺移植的肺動脈高壓病人,他知道以國內捐贈器官的風氣來說,機會很低,所以事先自己簽了DNR意願書。曾老先生特別交代妻兒:「如果等不到,病情變壞要插管了,就放棄、算了、不再等了。」
閱讀更多
2019-09-23
周慕姿
編按:婚姻不順利、夫妻關係不如預期,年輕時的你或許為了孩子而忍耐,即使覺得自己被當成工具人,依然繼續維持這段令人不滿的關係;現在,中年了,好想放手,卻又擔心別人的眼光?中年後請記得這件事:離開另一半並不代表你是失敗者,只是因為彼此不再適合,已經漸行漸遠,而你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所做出這個離開的決定。
閱讀更多
2019-09-11
愛心理
你內心真正的想法並沒有被自己、被他人聽到。你怪完了對方,除了關係變得惡劣、別人與你保持更遠的距離,你以為別人真的減少講那些你不喜歡的內容、不再寫那些你不喜歡的文字,實際上,大家只是選擇把你「封鎖」,避免無緣無故又被你遷怒而已。
閱讀更多
2019-05-04
林靜君談心室
晴芳(化名)接獲媽媽來電要「借」30萬元,聽到媽媽支支吾吾,說不出借錢的用途,心知一定是哥哥捅婁子。晴芳不捨老母憂心焦急,可是拿錢回娘家,先生又會不高興,勢必要起衝突。夾在中間的她,該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19-04-29
周慕姿
20211215編按:知名婦產科醫師,也是禾馨醫療、慧智基因執行長蘇怡寧,遭鏡週刊爆他被父親控告棄養雙親,起因是蘇怡寧剛創業時,曾支援他200萬,但他多年來卻都不回家看生病的媽媽,甚至已經6年不相往來,因此以《民法》防不孝條款,要撤銷當年贈送蘇怡寧的千萬元房產。蘇怡寧則是在臉書上回應,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他雖然不想提但還是要把事情說清楚。蘇怡寧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黑暗的角落,其實我也是,只是從來沒想過這個最大的黑暗會是來自你的家人,而且是你的父親。」「多年前剛創立診所的時候需要資金,父親曾支援200萬元,我是很感謝,但後來幾年後慧智基因準備要公開發行告知他們投資內容,父母皆完全沒有興趣也不想聽,還說他的錢絕對不會投資在子女做生意上,那是他的退休老本,當時 就咬牙自己想辦法,還好朋友前輩相挺。」蘇怡寧說,在慧智基因成立上市後,父親卻說那是他的公司 ,他要很多很多股票,因此父親就開始用各種方式,包括提告、發函檢舉、恐嚇留言,甚至動員妹妹一起來,「這些都是情緒勒索」「我隱忍多年不願跟父親計較,從頭到尾都很清楚,借的那200萬是投資診所跟股票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法院也判決下來了。如果我真是這種人,為什麼我老弟還是在我公司上班,之前不願意去提這些事情,就只是因為這些原本是我的家人。」「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恨情緒勒索了吧?因為我遇到的早就不只是情緒勒索,而是對我整個生活中的勒索了。」面對這樣的家務糾紛,蘇怡寧表達自己的立場。而藥師林士峰也認為,其實說穿了就是面子作祟。他在臉書上寫:「父子之間哪有什麼隔夜仇,我也能理解父親的堅持,但是過於威權形態的溝通方式,即使是兒子也很難接受,命令形式的溝通,只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遠而已。這個僵局大概是無解了,最後徒留下遺憾。」
閱讀更多
2019-03-11
采實文化
紹華有一個哥哥,但從小就好大喜功,總想著一夕致富,不願腳踏實地工作,經常回老家向爸媽調頭寸。但等父母年事漸高,需要人看護照料時,哥哥卻不見蹤影,總推說太忙碌,把照顧父母的重責全都推到紹華身上。
閱讀更多
2019-03-05
林靜君談心室
進入中年後性情大變,容易失眠、體重改變,沒來由的憤怒、哀傷、憂鬱,有時另一半問一句「今天晚餐吃什麼?」也會讓自己暴跳如雷,或沮喪到不知道明天在哪裡。夫妻講不到三句話就大吵,愈看對方愈不順眼,也許你們陷入關係的危機,也許是更年期症狀作祟,也許還有兩者間加乘效應。
閱讀更多
2019-02-25
愛長照
宗棋說到,許多人說照顧工作會被看不起,他回應:「我們都希望在自己最軟弱無助的時候,能有人能在身旁照顧並給予協助,而看不起照顧工作的那群人,無形之中也貶低他人的專業和社會價值。」
閱讀更多
5/ 6
第 5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