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
李四端, 台灣優視媒體
編按:今年76歲的腦科學家洪蘭,出生於司法世家,祖父為檢察官,父親洪福增是由軍法官檢覈而成的律師,家共有六位姊妹,皆為畢業於北一女及台大的傑出學子。其中三位擁有博士學位,另外三位則擁有碩士學位,堪稱學霸家族。洪蘭深信,姊妹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成就的原因,應歸功於她們父親言傳身教的深厚底蘊。
閱讀更多
2023-10-25
黃瑞仁(故事超人)
我念書不怎麼認真,也經常老實跟大家說,我沒有高中跟大學的文憑,那我的工學碩士、管理學碩士,又是怎麼來的?
閱讀更多
2023-10-18
金美敬
本來以為到了四十歲,我就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我至今依舊沒有房子,也沒什麼存款。
閱讀更多
2023-09-06
王蘭芬
學霸≠書呆子、女校≠愛勾心鬥角,《那些學霸教會我的事》首次公開的機智學霸生活,讓建北學霸成為你的陪跑員,化解焦慮,勇氣向前!家境,是每個人無法選擇的考題,建中畢業、目前就讀成大醫學系的蕭椏杰,沒有 補習 、全程靠自己有意識的努力讀書,從校排吊車尾到學測考出59級分的好成績,用超齡的成熟與意志力,以知識翻轉命運。
閱讀更多
2023-08-01
楊雅馨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閱讀更多
2023-07-21
許峰源
怡君跟我在三重天臺廣場附近的星巴克喝咖啡,原本聊著美國與回臺灣生活的點滴,突然停頓沉默下來⋯⋯過了一會,她泛紅著眼眶跟我說,雖然放棄美國的一切真的很捨不得,但遺憾真的太煎熬,甚至有時會讓她在半夜落淚到吸不到空氣。「父母親為我辛苦付出一輩子,我已經錯過了一個,不想要再發生第二次的遺憾,絕不能讓母親一個人孤獨老死⋯⋯」
閱讀更多
2023-07-21
許峰源
如果今天我們要去探病──對方四十多歲,事業經營正成功,卻被診斷出罹患癌症末期,老婆帶著四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只有三歲。今天我們要到安寧病房去探望他,請問,我們應該對病人說些什麼?對家屬及孩子們說些什麼?我們自以為的好口才派得上用場嗎?
閱讀更多
2023-05-12
尚瑞君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支出往往是房貸、車貸、保險費、水電瓦斯費、家用和理財的規劃等支出,這些費用或投資要先在所得中扣除,其他像是追求生活中小確幸等的娛樂休閒支出,要在必要費用之外才做分配與規畫。最好的做法就是明確記帳,才可以清楚知道家裡的錢都花在哪裡了。
閱讀更多
2023-05-12
數位內容部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知名作家李家同週四(5/11)在臉書發文表示,日前做了攝護腺切片檢查,結果確定罹患攝護腺癌。李家同說,至於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要看以後的檢查才知道,「我猜我的癌症還沒有太嚴重的擴散,理由是我還在若無其事地打網球。如果是癌末,大概打不成網球吧。」
閱讀更多
2023-03-28
今周學堂
「女人有錢便可以自己做決定,因此我都鼓勵大家,婚後還是可以保有工作,因為有錢就有尊嚴。」財經主持人,同時也是今周刊《富活學》課程召集人夏韻芬強調,追求幸福的女性「四要」:要自主、要獨立、要堅強、要利他。
閱讀更多
3/ 14
第 3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