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照護線上
編按:根據衛福部資料,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每年都有超過10,000例新診斷的乳癌,換言之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不過,隨著醫學進步,乳癌的治療成效也不斷提升,讓許多患者可以獲得更好的預後與生活品質。由於乳癌可能在女性荷爾蒙的刺激下加速生長,因此,針對荷爾蒙受體的檢測與治療策略的制定,就顯得相當重要。
閱讀更多
2025-03-14
NOW健康
70歲的林爺爺,突如其來的劇烈腹痛,竟是肝腫瘤!來到台北慈濟醫院,電腦斷層檢查顯示1顆5公分大的肝腫瘤,情況危急。經診斷為早期肝癌,且未轉移,由一般外科陳昱天醫師進行手術。由於林爺爺與太太相依為命,沒有工作,考量經濟壓力,起先婉拒所有治療方案,所幸在醫師、專師、護理師及社工師不懈協調下,最終由陳昱天醫師執行手術,將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術後林爺爺恢復狀況良好,5天後平安出院。
閱讀更多
2025-01-23
林暐鈞
這是人人都被詐騙集團鎖定的年代!今周刊1465期《2025防詐新解》調查報導,根據警政署打詐儀錶板,國人單月被詐財損超過124億!作家吳淡如22日晚間就在臉書指出遭詐騙集團纏身,她驚收一封來自銀行通知信用卡綁定的電話號碼變更的詐騙電郵,做得超像真的,差點被騙!
閱讀更多
2024-12-25
史蒂文.巴列特
大腦的認知結構會本能地引導我們遠離那些令人不安的想法。然而,暫時的逃避往往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心理折磨。擁抱負面想法的二元性,平衡正面思考,讓我們能更有智慧、堅韌且深明遠見,並朝向更成功之路邁進。
閱讀更多
2024-10-29
李若雯
從小到大,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一直都是菁英遊戲的勝出者,但終其一生,他的夢想都是能搗毀這場遊戲。於是,他完成了斲斷階級 複製 的直接實踐:收養一個女兒。
閱讀更多
2024-10-22
中野信子
該做還是不該做?人們總會思考哪個才是標準答案、哪個才正確。當你為了如何選擇而煩惱的時候,建議採用「有趣與否」作為判斷標準。
閱讀更多
2024-10-0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買進高股息ETF之後,就抱牢不賣。股價每天當然會有起伏,但你不是要「賺價差」,只是想「領股息」,所以根本不必理會,也不必停損。領到的股息應該足以支應日常開銷,這是一個比定存更可以讓你放心花錢、安心退休的方式。(原文刊載於2024/5/6,更新時間為2024/10/3)
閱讀更多
2024-09-11
陳志恆
每天早上送孩子出門上學,都是一場混戰。 某天早上,眼看一切順利,就要成功把女兒帶出門了。正等著女兒穿上襪子時,她突然盯著門上被磁鐵吸著的照片,開始一張一張地拿下來。 我見她慢條斯理地整理那些照片,想用她的方式重新擺放上去。我心裡有些不耐,頻頻催促著:「快點放回去,穿好襪子和鞋子,我們要出門了!」 女兒很專注,彷彿沒聽見,繼續她手裡的動作。我一股火上來,準備再加點力道催促時,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她還是個孩子!」
閱讀更多
2024-09-05
御姊愛
我還記得,自己曾在研究所時期與學校裡的輔導老師,有過一次不經意地聊天。我跟她說:「不知道為什麼,我每一次交往的男朋友都是媽寶。只要他們家裡一有家庭活動,立刻就會把我丟在一旁。」輔導老師問了我的家庭情況,得知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獨立慣了。她又問:「妳交往的對象,是不是都並非來自單親家庭?」有趣,這問題,我從來沒想過!回想了一下,真巧!還真是每個男孩都來自和樂融融,彷彿《生活與倫理》課本上畫的那種美滿家庭。
閱讀更多
2024-08-21
馬揚異
編按:台大醫院週三(8/21)召開記者會,宣告醫界重大氣管創傷新突破!日前一名24歲男子颱風天出勤工作,遭路邊掉落電線繞頸,引發頸部重大外傷、氣管嚴重破損,生命垂危。所幸,經多所醫院搶救、台大氣管移植團隊利用主動脈組織工程技術體系接力救命,讓該男子奇蹟生還!由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於2017年成立,受國科會支持補助,也與法國氣管權威馬丁那教授(Emmanuel martinod)團隊交流合作,歷經無數基礎研究、數十例成功動物實驗,終於獲得衛福部核准執行人體臨床試驗共5例,其中3例成功獲救,包含亞洲第一例成功案例以及該名24歲男子,其他案例也重獲新生存活超過3年。陳晉興在記者會中提到,希望未來氣管移植或重建手術能成為台灣常規醫療、納入健保給付,也能成為國際上的醫療幫助,台大醫院氣管移植團隊也持續努力在該領域深耕,期盼從基因改造(人工合成主動脈)、其他動物等異種移植來為相關病患增加移植資源,提升每一個病患存活率,為國人醫療福祉持續努力。
閱讀更多
1/ 18
第 1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