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伯尼‧西格爾
人們不是正在活或正在死,他們不是活著就是死了。給他貼一個末期的標籤,其實就是覺得他已經死了。這是錯的。如果還活著,就可以用愛、歡笑與生存來參與這個世界。
閱讀更多
2019-06-04
錢政弘醫師
編按:藝人賀一航昨(3)日晚間驚傳大腸癌病逝消息,令人惋惜。大腸癌長年高居國內十大癌症第一名,早期症狀可能在「出現前五年」就存在,病患自己感覺不到有什麼症狀,尤其長在右側的大腸癌,發現時,腫瘤常常早已長得很大了!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特別提醒,3種人宜盡速就醫篩檢,另實行「九吃四少吃」徹底遠離大腸癌。
閱讀更多
2019-05-28
HEHO健康網
60歲以後,人類的大腦總容量每年下降約0.2%。過去有大量的 證據 顯示,定期參加體育運動,可以預防認知能力下降;常參與體育活動的老人,代謝和血管相關疾病的危險因子都普遍更低,甚至,也減緩了大腦的衰退速度、預防失智症。
閱讀更多
2019-05-21
夏洛特.亞伯拉罕
根據每年發表一次的《世界幸福報告》,亦即幸福學界公認的黃金指標,幸福由六大要素組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capita)、健康預期壽命、社會支持(以艱難時期是否有人可依靠做為衡量標準)、信任感(以認為政府與企業是否貪腐作為衡量標準)、慷慨程度(以近期捐獻做為衡量標準),以及認為自己是否擁有做出人生重大決定的自由。
閱讀更多
2019-05-07
華人健康網
有「癌中之王」之稱的食道癌,令人聞之色變,大家開始關注飲食與食道癌的風險關係,網路上更流傳:「喝咖啡會導致食道癌」的說法,令人擔心真相如何?不僅有此傳說,網路也曾經盛傳:「每天攝取咖啡因大於500毫克,容易導致乳房纖維囊腫、乳癌。」喝咖啡真的會導致這兩種癌症嗎?來聽營養師破解。
閱讀更多
2019-04-24
黃惠如
破除健康迷思,但破除之後的正確方式為何?風靡一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靠日走萬步瘦身成功原來是錯誤的,但憂鬱症相關醫療資料顯示,一天走太少步卻容易引發憂鬱。
閱讀更多
2019-04-23
華人健康網
嘴破搞不定,痛起來真要命!一旦嘴裡破了一個洞,無論說話、吃東西,甚至吞口水,都會感覺不適,小小破洞,對生活可是大大影響!嘴破時多吃B群、用鹽水漱口,就可以更快痊癒嗎?嘴破過幾天就會自然好,應該不用看醫生吧?來聽聽藥師的專業解答。
閱讀更多
2019-04-16
吳念真
他拿著筷子的手沾滿泥巴,或許是推車用力過度吧, 整隻手不自主地顫動著,眼睛看著遠方,沒有表情地不停咀嚼著, 好久之後才似乎想起什麼,轉頭看我,然後夾起一塊肉伸向我⋯⋯
閱讀更多
2019-04-15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門診有非常多的慢性疾病如中風、三高、失智、巴金森症、頭痛、頭暈、神經痛、全身痠痛、疲倦無力以及失眠等等,治療要達到效果除了藥物,更重要的是配合適當的生活習慣調整,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適當的運動。
閱讀更多
2019-04-08
鄭閔聲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