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警訊

顯示第 2512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腿腳無力、膝蓋痠軟,是老化警訊!白雁:40歲後的關節保養,選對運動很重要

tCol 2020-04-15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腿腳無力、膝蓋痠軟,是老化 警訊 !白雁:40歲後的關節保養,選對運動很重要

有一句話說「人老,腿先老」,怎麼知道你的腿是不是提早老化了呢?問問膝蓋就知道。越來越多中年人甚至年輕人有膝蓋腫痛的困擾,可見膝蓋關節老化,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閱讀更多

武漢肺炎症狀》出現發燒、咳嗽是肺炎?研究:有喪失味覺、嗅覺恐是異常前兆

tCol 2020-04-10

NOW健康

武漢肺炎症狀》出現發燒、咳嗽是肺炎?研究:有喪失味覺、嗅覺恐是異常前兆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症狀(前兆)與一般感冒、流感類似,都會出現咳嗽、發燒、全身倦怠等症狀(前兆),不過,國外研究發現,部分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出現「味覺、嗅覺喪失」。指揮中心表示,日前累積235名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其中6人也有味覺變差症狀(前兆),民眾應多加注意身體狀況。

閱讀更多

0410更新:新增2例、共382例確診!新增1例死亡、夜市寺廟即日起人流管制

tCol 2020-04-10

林芷揚

0410更新:新增2例、共382例確診!新增1例死亡、夜市寺廟即日起人流管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

閱讀更多

慢性發炎是癌症警訊?吃飯時攝取受醫界認可的7食物,幫助抗發炎、排毒

tCol 2020-04-09

洛桑加參醫師

慢性發炎是癌症 警訊 ?吃飯時攝取受醫界認可的7食物,幫助抗發炎、排毒

「少有醫療問題與發炎無關。」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卡爾納珊(Carl Nathan)如是說。

閱讀更多

鼻塞竟是癌症害的嗎?感冒、鼻竇炎咳痰或擤鼻涕時,出現血絲症狀小心是鼻咽癌

tCol 2020-04-08

華人健康網

鼻塞竟是癌症害的嗎?感冒、鼻竇炎咳痰或擤鼻涕時,出現血絲症狀小心是鼻咽癌

「鼻塞」症狀吃不好睡不好,連呼吸都困難,是相當惱人的問題!在台灣大約有10分之1的國人長期為鼻塞所困擾。如果長時間就有鼻塞的問題,一定要找出病灶在哪裡。專家提醒,不要小看長年小鼻塞,卻可能是癌症的 警訊 症狀!

閱讀更多

愛用手機追劇,釀眼球玻璃體剝離 醫師:出現「這些」症狀,是眼睛退化警訊

tCol 2020-04-07

林芷揚

愛用手機追劇,釀眼球玻璃體剝離 醫師:出現「這些」症狀,是眼睛退化 警訊

臨床上一位女性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只因使用手機長時間追劇,日前突然發現,左眼看出去在視野的上方有一塊陰影,看東西時一直跟著,視覺上也有厚厚的感覺,前往醫院眼科看診後,才知道是眼球的後玻璃體剝離!

閱讀更多

食道癌症狀出現喉嚨乾燥、胸悶、吞嚥困難異物感時,小心罹癌 這些惡習是引發癌症的誘因

tCol 2020-04-02

華人健康網

食道癌症狀出現喉嚨乾燥、胸悶、吞嚥困難異物感時,小心罹癌 這些惡習是引發癌症的誘因

根據世界衛生署資料顯示,亞太國家的食道癌死亡率都在降低,唯有台灣呈攀升趨勢,這也與國內盛行菸酒、嚼檳榔有關,且根據研究顯示,食道癌和口腔癌的病患在罹患第二個癌症的機率上也相對提高,因此不可不慎;而早期發現食道癌的 警訊 ,可將5年生存率提高至5成,治療痊癒機率也較大,究竟有哪些症狀時就要注意可能是食道癌 警訊 呢?

閱讀更多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出現味覺、嗅覺喪失 多為境外移入

tCol 2020-03-31

NOW健康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出現味覺、嗅覺喪失 多為境外移入

新冠肺炎(COVID-19)症狀與一般感冒、流感類似,都會出現咳嗽、發燒、全身倦怠等症狀,不過,國外研究發現,部分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出現「味覺、嗅覺喪失」。指揮中心表示,截至昨天,累積235名確診個案,其中6人也有味覺變差,民眾應多加注意身體狀況。

閱讀更多

過度擔心、焦慮、害怕,可能是焦慮症!退休後「搞操煩」要注意

tCol 2020-03-19

林芷揚

過度擔心、焦慮、害怕,可能是焦慮症!退休後「搞操煩」要注意

阿華姨退休後忙著帶孫子、做志工,看似生活充實,實則非常焦慮,經常擔心子女和先生,就連買菜、做家事也總是擔憂自己做不好或趕不上時間,晚上則常常失眠,導致白天更疲勞。原來,阿華姨這樣的表現就是典型的「焦慮症」。

閱讀更多

中年男性有勃起障礙,吃藥沒效果?醫師: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新選擇

tCol 2020-03-17

林芷揚

中年男性有勃起障礙,吃藥沒效果?醫師: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新選擇

一位50多歲男性進入泌尿科門診,對著醫生支支吾吾半天。原來,令他難以啟齒的問題是,這半年來他的性生活愈來愈糟糕,自己上網買了不明藥物、嘗試好友推薦的祕方都沒有改善,又擔心被老婆發現而搞得自己壓力很大!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起初透過口服藥物治療,數週後回診,這名男子表示,「醫生我覺得有一些些進步,但好像還是達不到及格、滿意的感覺!」進一步討論後,改為6週為一個療程的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勃起硬度明顯提升,終於改善性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