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托比.馬帝斯
作者托比.馬帝斯身為一名稅務律師,他的使命是幫助投資人和企業主留住更多財富、成長更多財富。他是安德森法律集團的創辦合夥人,幫助安德森從商業與資產規畫開始,發展成業務蒸蒸日上的稅務和註冊經紀服務公司,在全美國有數以萬計的客戶。托比.馬帝斯表示,自己的成功歸結於總是持長期觀點。長期的觀點要多長?⸺無限!所以他把自己的方法稱作「無限投資」,並告訴學生,持有的期間是永遠。買進某樣東西的目的不應該是獲利時賣出。當然這並不表示永遠不要賣掉資產,這只表示買進的目的不是要賣出,而是要用這個資產來持續創造資金,這樣就可以避免不是以事實為基礎的魯莽決策。更重要的是,就算他們賣掉了,也不是把資產賣出,而是把這個資產換成別的資產,因為他們看到別的地方有更好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2-03-18
崴爺
朋友問我對人生有什麼期許?以前的我一定會答「事業成功、賺大錢」,但現在的答案只有四個字:「遊刃有餘」。
閱讀更多
2022-02-18
柏竇.薛佛
人往往錯誤地希望:「等我收入夠多,一切就能改善。」然而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品質會和收入同步提高。你賺得愈多,需求也愈多。事實說明,不儲蓄的人,最後唯一能夠擁有的就是債務。
閱讀更多
2022-01-12
蓓兒・帕瓦
為了達到最理想的健康狀態,治癒疼痛以及減低焦慮與疲倦感,我們必須學著管控慢性壓力。為了我自己以及患者們,我發展出這套重組健康工具箱,用來幫助大家,找出各項症狀與心理和情緒的關係。你還能用它們來整合所有的身體系統,運用心靈、大腦和身體連結原則去開創最理想的健康人生。
閱讀更多
2021-12-16
Dr.Selena楊倩琳
小資如何用不到5萬元成功打造「月月配息ETF」,超強黃金組合曝光!
閱讀更多
2021-11-25
楊倩琳
台灣一般投資人非常愛領配息,不論是股票、ETF、基金,或是其他配息型投資標的,而且有配息還不夠,還必須符合配得夠穩(穩定配息)、配得夠利(金額多),若新的ETF 剛好符合這些條件,則往往會反映在申購的超人氣表現上。
閱讀更多
2021-11-09
橫山光昭
就一般普遍的印象,多半會覺得目前60歲至70歲世代長輩的退休生活,一定比年輕人來得舒適優渥。但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團塊世代,在他們老後階段都面臨了兩個危機:一是長照準備不足,以及用光積蓄,生命卻還沒走到終點。
閱讀更多
2021-10-28
黃嘉斌
作者黃嘉斌在股市打滾超過20年,曾創下傲視證券業的76.3%報酬率。不到50歲就靠「被動收入」擺脫薪資束縛、財富自由,他的訣竅不是天天看盤、殺進殺出,而是:養股,閉著眼睛抱10年。
閱讀更多
2021-10-27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全書日圓以臺灣銀行一月公告之均價0.27元計算)
閱讀更多
2021-10-25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
閱讀更多
6/ 11
第 6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