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張國洋, 姚詩豪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我陸續領悟到的投資原則。這些原則,是我自己覺得要是能在25歲時就知道該有多好的事。每一則都很重要,也是我這幾年在金融投資上選擇的基石,所以特別想在此分享給大家。除了提醒可能的投資陷阱以外,也希望大家在投資的「選擇」上能想得更全面。
閱讀更多
2022-11-25
翁申霖
連2年疫情讓不少新人婚事停擺,近來隨疫情解封,也進入喜宴旺季。但對於收到紅色炸彈的親朋好友來說,紅包要包多少是個煩惱的問題,包少怕禮數不夠、包多又怕傷荷包。過去曾有新娘上網抱怨丈夫15年麻吉只包2600到6600元「金額笑死人」,好友中竟還有一位是2大2小包6600元占新人便宜,遭轟「是想趁辦喜宴賺錢嗎?」另有受邀參加喜宴的網友則PO文發問,稱2個人去參加婚禮包3600元,會很失禮嗎?貼文一出有人覺得太少,有人覺得剛剛好,當中有人點出其實是要看「宴客地點」而定。(原文刊載於2020/12/18, 更新 時間為2022/11/25)
閱讀更多
2022-11-18
長田淳司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只要經濟持續成長,股價就會不斷走高。包括美國在內,無論觀察哪一個國家的指數,但凡經濟成長的國家,股價皆呈現持續推升的狀態。就連泡沫經濟破滅後,曾經低迷一段期間,始終處於盤整狀處的日本股票,到了2021年6月的日經平均指數也恢復到將近3萬點(註:2022年3月曾下探至2萬4千點,至8月底時則在2萬6千至2萬8千點之間擺盪)。基本上,所謂的資本主義經濟便是以擴大產能、經濟成長為前提,所以股價會跟著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閱讀更多
2022-11-11
長田淳司
所謂投資,是把資金投入不確定的將來,因此可能成功,當然也可能失敗,雖然只想投資會成長的個股,但世事不可能盡如人意。直到今時今日,我也還是會失敗,不過在剛開始投資的時候,則以「不曉得該投資什麼股票才好」的失敗占多數。
閱讀更多
2022-11-09
萬年生
《今周刊》1350期「當憂鬱症來敲門」近期出刊後獲得不少回響,本文再透過60歲憂鬱症患者、牙醫師C醫師匿名受訪,現身說法說出憂鬱症患者的苦與難,並從「切身之痛」鼓勵正確面對,及就醫、用藥的重要。以下是她的第一手告白。
閱讀更多
2022-10-13
韋恩的食農生活
咖啡可以說是現在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嗜好性飲料,本文想以食品科學的角度看看咖啡的豐富世界,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一些有趣的咖啡統計數字,就會覺得咖啡的世界既深奧又有意思。
閱讀更多
2022-09-05
郭美懿
百歲人瑞陳舍華的一天是這樣過的:清晨7點起床,量血壓、測血糖,準時吃早餐;女兒在客廳、臥房共擺了3張按摩椅,方便他隨時「馬」一下,按上1個多小時,睡個回籠覺,正午12點開飯。午覺後看報、聽政論節目,尤其不能錯過疫情分析,以及每日的氣象預報。午茶時段他最是精神,喝個咖啡、吃個點心,興起時便拄著柺杖,在百坪大的宅子裡走上20多圈。「行穩致遠,一定要動才有力!」陳舍華如是道。
閱讀更多
2022-08-25
朴民根
「你得到了多少愛,等於你付出了少多愛。」(The love you take is equal to the love you make .)這是披頭四歌曲<The End>的一句歌詞。沒錯,你付出多少,才會得到多少,愛是如此,友情、友善、善意也是如此。這句歌詞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但它也過度理想化,畢竟人生中無論我們給再多也得不到回報的事,實在不計其數。
閱讀更多
2022-08-17
樂透人生─吳家揚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保單詐騙新聞,其間多半牽涉人情,因為相信「朋友」、「親戚」,或者「好友的朋友」,結果落得傷財又傷感情。
閱讀更多
2022-08-09
陳喬泓
今年在俄烏戰爭、通膨升溫、聯準會加速升息下,市場彌漫恐慌氣氛,股市呈現破底走勢,有一位投資人私下跟我說,他今年當沖、短線操作大賠500多萬元,其中有一些是向親友借貸,除了賠完畢生積蓄外,還欠債數百萬元,不曉得應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5/ 19
第 5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