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7
林芷揚
目前全國有65萬名癌友正在接受癌症治療,除了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之外,善用全國74家癌症資源中心與200個癌友支持團體的資源與活動,可讓抗癌之路更安心與順利!
閱讀更多
2019-07-16
廖慧淑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身體會出現不適症狀,這時通常也是面臨空巢期的階段。再加上如果是單親家庭,單親媽媽大多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跟雛鳥一樣出外求學、工作或成家立業,家就像雛鳥離去的鳥巢一樣,只剩一個人孤伶伶,彷彿是「空巢」。
閱讀更多
2019-06-13
郭依瑄
原來,吳念真的生活跟平常人沒甚麼不一樣,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改劇本、拍廣告、公益演講,桌上一疊疊的書像堆小山,「每天我都在『爭取』獨處的時間!」眼前這位已經66歲的歐吉桑笑著說,他最近才學會了拒絕,慢慢把時間還給自己。
閱讀更多
2019-04-22
林芷揚
「醫師是你的職業,但你還是一個『人』。如果不會做人,怎麼做醫生?」神經外科名醫黃勝堅近年大力推行善終觀念和居家醫療,強調醫師和病人之間的互信關係,以及醫師如何以病人與照顧者為中心,不只治病,更要懂得「死亡」,協助病人和家屬做出適當的照護決策、維護臨終尊嚴。
閱讀更多
2019-04-19
黃惠如
所謂控制環境保青春,不只是居家,還包括你背在身上的包包。我們習慣把公事和家務都扛在肩上。翻開每天背的包包,裡面有手機、筆記型電腦、錢包、悠遊卡、筆記本、摺傘、化妝包、喉糖、發票、行動電源、代繳的帳單、環保筷、環保袋、小外套、要修的眼鏡、小孩忘了帶的聯絡簿……而且大包裡還有小包,錢包裡除了現金外,還有集點卡、折價券、各家信用卡等。
閱讀更多
2019-04-18
王君瑭
「我們都會死,那為什麼我們不談死?」她是郭慧娟,身兼內政部「現代國民喪禮」編撰委員、殯喪業「禮儀師證照考試」教科書編撰,和「台灣殯喪業資訊網」的總編輯,被稱為台灣的「禮俗女王」,但她,同時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
閱讀更多
2019-04-16
彭芃萱
6年5班的鄭匡宇靠著努力和省吃儉用,高中時代被同學稱為「台灣『省』長」的他,2015年在台北、首爾兩座指標性的國際大城市,已經擁有3間房,身價高達數千萬元,積攢到足以退休的身家。
閱讀更多
2019-04-11
林芷揚
「你看,我Line都回得很快,比你還快!哈哈哈!」採訪當天,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以一貫飛快的說話速度、開朗的笑容現身,一邊強調他駕馭新科技一點都不輸年輕人,一邊以敏捷的腳步踩著樓梯,咻咻咻一下就爬上公寓頂樓,來到他精心栽培的花園,再端出令他自豪的現煮咖啡,暢談他「退而不休」的精彩生活。
閱讀更多
2019-04-09
愛長照
很多時候,無論我們多願意將心比心,我們仍是受限於自己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出自善意釋放出來的同理,未必常常能命中對方的需求。接受自己的有限和有可能誤判別人的感受,能幫助我們避免盲目的「自我感覺良好」。
閱讀更多
2019-03-22
萬年生
描述十八世紀天主教耶穌會赴南美傳教的電影《教會》(The Mission)中有一段情節: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軍隊入侵,知名演員勞勃.狄尼洛(Robert Anthony De Niro)飾演的傳教士選擇舉槍對抗,另一位傳教士則禱告和平,結果,兩個人都被殺了……。
閱讀更多
16/ 20
第 16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