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29
Q:我是真蕙,今年60歲,老公跟我同齡,結婚32年,育有1女29歲。老公繼承家裡的建材行,營運安穩,婆家也有些資產,婚姻生活平靜幸福;但老公10年前曾外遇,維時3、4年才結束,之後一切彷彿沒發生過,我們還是常外出旅遊或用餐,而且女兒也要結婚了,我可說沒有什麼遺憾。不過自從10年前老公外遇後,我們夫妻就一直沒有性生活,我因此很不安,不知其他夫妻是否到了熟年就不做愛了?我擔心老公到外頭找女人,因為從10年前老公有過外遇後,我其實一直無法完全相信他,內心一直很不安,現在60歲了,更擔心他又有新外遇而拋棄我。即使老公現在對我跟女兒不錯,我卻一直很不安,我的存在似乎沒有意義,我該如何思考自己的狀態?10年前,我從老公的手機訊息看到他跟女人搞曖昧,逼問下他馬上承認,還說不想分手,堂皇搞起外遇。也許是受了在風塵打滾的小三影響,他改穿色彩誇張的衣服、還噴香水,而且開始不回家,聽公婆說他從店裡拿了不少錢去當火山孝子,我非常絕望!尤其那時我正好在照顧生病的公婆,每天在醫院跟家裡奔波,實在很辛酸!當時許多親戚都勸我離婚算了,就讓小三來照顧公婆,老公才會理解我的存在很珍貴等等,但我當時放不下心,而且不想在女兒大學畢業前離婚而影響女兒心情,畢竟她當時才剛進大學不久。或許也因為我在照顧公婆,老公雖被小三迷得半死,嘴巴也說過要離婚,但沒真的認真考慮過。結果我忍了快4年,老公居然回家了,恢復樸實樣子,每天按時下班,從公司就直接回家,看起來是跟小三分手了;假日也帶我跟女兒出遊,彷彿一切都沒發生過。我覺得我們跟原來一樣,或是跟許多美滿家庭一樣,相當和平、幸福,非常滿足!但我們從他有外遇之後,就再也沒有做愛過,10年來都是無性生活,我已逐漸習慣了,覺得無所謂,但老擔心他的性慾沒有出口,會不會又在哪裡有女人了?我覺得他跟小三是分手了,但怕得要命,一點也不敢追問,或者他會不會有了新小三,也不敢問他性需求如何解決?總覺得雖然一家三口很不錯,但我們之間的關係宛如薄冰,一踩就會破!也因此即使有機會偷瞧他的手機,我也不敢去面對,擔心連現在的平靜都消失了。我不想回到忍耐他外遇的那4年狀態,這幾年一直提心吊膽過日子,更擔心無性生活成為他日後吵要分手的藉口。尤其公婆去年過世,我也怕沒人會幫我說話,他就為所欲為了。因為10年前的外遇,除了女兒的事之外,我們幾乎沒有很深入的溝通,現在我已60歲了,很怕變成孤家寡人,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4-12-1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11月下旬,我們總共三對夫婦,安排了一趟日本關西11天的自助旅行,目的就是去賞楓。本來我只想去京都,但後來一共去了7個都市,我戲稱是「大京岡姬近奈神」,而且兩個人的花費居然只要台幣10萬元左右,CP值真的超高!
閱讀更多
2024-12-06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28
Q:我是元平,今年50歲,老婆38歲,結婚12年,現有4個子女。16歲長女是妻子前次婚姻生下,我們的3個孩子則是12、8歲與5歲。我們原是平凡和樂的家庭,但二女兒越大越不像我,我悄悄做了親子鑑定,發現血緣關係的機率是0,讓我感覺被騙了12年,非常憤怒。我很想離婚,但想要2個親生兒女的親權,這樣是否能成功離婚呢?親權有可能判給我嗎?我跟老婆是在歡場認識,她因為離婚在酒廊上班,交往後發現懷孕,我就決定結婚,可以說是奉女成婚,我也很開心,並把收養大女兒入我的戶籍,婚後她就不再上班。這12年來,她認真扶養子女、照顧家庭,我們雖不是非常親密的夫妻,但兩人都愛孩子,也常帶孩子們出去旅行,算是幸福的家庭。但二女兒越大越不像我,身材五官跟我或老三、老四都不同,讓我懷疑她不是我的女兒,才會去做基因鑑定,果然如我所料,她不是我的骨肉。我原本對婚後乖順且顧家的老婆還有幾分感謝,因為我也不是多體貼的男人,慶幸自己娶對人,沒想到她竟對我掩藏如此大的秘密,她每天看著二女兒一定會想起生父,讓我格外生氣!我到現在仍未攤牌,因為想先了解是否能因此離婚成功,更重要是能否爭取到8歲及5歲子女的親權,我不想讓他們被欺騙我的老婆扶養,但老婆也很愛他們,不會輕易把親權讓出,我必須做好各種準備。我覺得除了經濟力較強外,我的工作是大夜班,白天可以接送、全力配合孩子學校的各種活動;夜間不在時,有幾位朋友都說可以來家裡幫忙,不必擔心,這樣應該算是有養育兩個孩子的資格吧!不管怎樣,我都要爭取到兩個孩子的親權,而且如果分手,老婆也沒特別的生計能力,她現在年紀不小了,雖然長得標緻,難道還要回酒廊上班?那樣應該更不適合扶養孩子,我想要親權的事應該更有勝算吧!我想知道我的處境是否有利於離婚及爭取親權?
閱讀更多
2024-12-05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扶老比逐漸攀升,估計到了2040年,每2位就業者將負擔一位老年人口的生活與醫療照護需求。而高齡化所帶來的挑戰,臺灣將如何透過科技創新,導入AI智慧改善長者的生活品質,打造更優質的照護與居家生活?
閱讀更多
2024-12-03
枡野俊明
隨時隨地戴著面具十分地危險。我這麼說是廢話─一旦戴上面具,就完全看不見面具底下是怎樣的臉、有什麼樣的表情了。就算大壞蛋惡狠狠瞪著我們,只要他的面具是笑臉,外加聲音聽不出情緒的話,大壞蛋也可以看起來是「溫柔好人」。從「隱藏本性」的角度來說,面具是非常方便的東西。
閱讀更多
2024-11-22
枡野俊明
編按:「世界最尊敬的100位日本人」禪僧枡野俊明認為「凡事適度不過度」,每天改變一點點,就能培養幸福的體質。他希望透過新作《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幫助大家調整好日常生活,步上健康有活力的人生。學重視「適度」的概念,提醒人要不偏頗、不走極端。特別是身心不適的人,無論是飲食、工作、花錢、用手機等各方面,都要能從「不過度」的觀點,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只要能掌握適度的感覺,必定能減輕身心負擔。
閱讀更多
2024-11-18
周冠男
散戶投資人喜歡高股息或高收益金融商品是全球性現象,不是台灣投資人獨有的迷思,投資標的配發現金收益時,投資人會非常「有感」,畢竟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相較於股票、債券、選擇權和期貨等每天本金大幅震盪、搞不清楚到底有沒有「賺到錢」的金融商品,投資高股息或高收益金融商品能收到現金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這正是心理偏誤的具體呈現,為什麼一定要拿到現金才是有賺錢,難道股票和債券帳戶裡還沒變現的錢不是錢嗎?
閱讀更多
2024-11-17
郭美懿整理
肥胖是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而調整飲食、規律運動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門。不過許多人都會質疑:為什麼已經吃得很少,還是瘦不下來?或許「個人的血型」是關鍵。國外研究顯示,如果針對不同血型去調整飲食、運動,能幫助減脂更順利,例如A型血的人不易消化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可選擇植物性蛋白;至於O型血則對肉食的消化能力較好,可採高蛋白飲食,也要多攝取好油。
閱讀更多
2024-11-15
林韋伶
你有存股習慣?存的是股票還是ETF?過往有許多嚮往在退休後能擁有「被動收入」的投資人,會選擇用定期定額存股方式累積退休後的小金庫。然而,隨著ETF投資熱潮席捲市場,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到9月,定期定額存ETF的投資人數為定期定額存股人數的3倍,若以金額來看,存ETF的金額更是存股的4.3倍。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