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逆轉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39

不是「失智」!她出門沒鎖、買菜迷路,竟是「水腦症」惹禍…醫1手術神奇逆轉:別輕忽3症狀

tCol 2023-06-16

郭美懿

不是「失智」!她出門沒鎖、買菜迷路,竟是「水腦症」惹禍…醫1手術神奇 逆轉 :別輕忽3症狀

出門沒鎖、買菜迷路、叫不出親友名字…這些看似「失智」的症狀,背後成因卻可能是其他疾病!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收治一位64歲周女士,她半年來出現與失智丈夫相似病況,甚至要丈夫反過來照顧,家人以為她罹患失智症,但直到因跌倒送醫,才被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手術引流後,失智情況大為改善,幾乎恢復原樣,讓家屬驚呼「太神奇」!

閱讀更多

每5名老人即有1人失智!逆轉失智初期10症狀,善用氣味喚回記憶,用營養療癒大腦

tCol 2023-06-14

趙閎毅

每5名老人即有1人失智! 逆轉 失智初期10症狀,善用氣味喚回記憶,用營養療癒大腦

想不起來別人的名字、翻遍包包找不到鑰匙、忘記今天跟朋友有約...每個人的記性都可能「凸槌」,會是失智症嗎?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十大警訊,提醒民眾及早注意!

閱讀更多

阿茲海默症「靈丹」問世?新藥「減緩認知衰退35%」…醫曝真相:恐非單一藥物可逆轉

tCol 2023-06-13

莊宜芳醫師

阿茲海默症「靈丹」問世?新藥「減緩認知衰退35%」…醫曝真相:恐非單一藥物可 逆轉

編按:美國製藥大廠禮來公司5月宣布阿茲海默症新藥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能顯著減緩認知功能衰退,為阿茲海默症治療帶來一線曙光。然而世上真有單一靈丹妙藥能治癒成因複雜的阿茲海默症?醫界卻有不同看法。

閱讀更多

88歲三花棉業創辦人病逝!最嚴格試穿員,每晚穿自家襪子睡覺:我死了棺木要巡廠一圈才能安心走

tCol 2023-06-11

今周刊編輯團隊

88歲三花棉業創辦人病逝!最嚴格試穿員,每晚穿自家襪子睡覺:我死了棺木要巡廠一圈才能安心走

三花棉業創辦人施純鎰周四(6/8)因病逝世,享壽88歲。三花棉業證實,施純鎰安詳辭世,兒孫至親隨侍在側。施純鎰曾創造出「我把關,你品管」、「你們需要的,三花都知道」等經典台詞,更親自上陣拍廣告,深入人心。他34歲時創立三花棉業,以三朵花的標誌發想,創造出第一雙三花棉襪。過去受訪時也曾提到,每天晚上都會穿著自家的襪子睡覺,每1款至少穿半年以上,確定品質後才能生產,可說是最嚴苛的「試穿員」。施純鎰每天上午8點準時到公司報到,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曾說過,「有一天我死了,一定要員工帶著我的棺木把所有工廠繞過一圈,巡視完才能放心!」三花棉業表示,創辦人先前已完成交棒傳承,全體同仁將在接班人領導團隊的帶領下,延續創辦人經營理念,於崗位上全力以赴,持續提供最優質產品,為棉製品產業及社會貢獻心力。

閱讀更多

頭痛暈眩、肩頸痠痛,當心「隱形殺手」奪命!全台588萬人血壓超標,醫推5點逆轉早期高血壓

tCol 2023-05-17

郭美懿整理

頭痛暈眩、肩頸痠痛,當心「隱形殺手」奪命!全台588萬人血壓超標,醫推5點 逆轉 早期高血壓

血壓不量不知道,一量嚇一跳!據國健署統計,國內18歲以上患有高血壓的人高達588萬人,人數隨年齡增加而提高,但20歲以上民眾近3成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高血壓通常被視為「沉默的殺手」,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發生,因早期無明顯症狀而不易發覺,病人往往是等到有症狀,或合併其他慢性病就醫後,才發現血壓早已超標,需要吃藥來控制。

閱讀更多

照顧爸媽壓力大,調查近7成覺得沉重!專家推「這些方法」減輕負擔:長輩有尊嚴,家庭能和諧

tCol 2023-05-03

郭美懿

照顧爸媽壓力大,調查近7成覺得沉重!專家推「這些方法」減輕負擔:長輩有尊嚴,家庭能和諧

面對人口老化與少子化,誰來照顧長輩?照護的錢哪裡來?都是我們即將面對或正在苦惱的難題。據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原生家庭負擔長者照護的概念已改變,不再將照護責任交由長子或兒子們承擔,不但有高達44%的家庭改由所有子女一起分攤責任,更有12%的受訪者認為應該「自己養自己」。

閱讀更多

每天早餐1杯豆漿+2顆蛋!宜蘭名醫「體脂率30→18%、甩肉24公斤」:這樣做擋下糖尿病

tCol 2023-04-06

游能俊, 黃惠如

每天早餐1杯豆漿+2顆蛋!宜蘭名醫「體脂率30→18%、甩肉24公斤」:這樣做擋下糖尿病

編按:為什麼三餐吃得那麼少,那圈肚子還是消不掉?多吃蔬菜、水果,平常還會多走路,腰圍怎麼反而愈來愈寬?明明不愛甜食、不吃消夜、BMI也正常,怎麼就得了糖尿病?醫學證實,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更有600萬人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關鍵就在肚子上的那圈「脂肪」。所謂醣胖,就是攝取過多的醣類,加上長期久坐活動少,導致體內囤積肝糖、體脂肪,致使我們陷入「胰島素阻抗」危機,這可說是慢性病的關鍵密碼。而且,更容易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的,是潛藏在一日三餐中看似無害的「醣類」食物,包括飯、麵、麵包等主食,以及搭配的調味醬料與加工食品,比起可見的糖,例如蛋糕甜食、珍珠奶茶等,更容易讓我們失去警覺。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游能俊醫師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自己也曾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 逆轉 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體脂率從30%降到18%,6年來體脂率都維持在20%以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只花一年消除中度脂肪肝!不是運動,她60歲「改變一個習慣」狂瘦10公斤,醫師驚「肝臟顏色變深了」

tCol 2023-03-26

洪慧如 整理

只花一年消除中度脂肪肝!不是運動,她60歲「改變一個習慣」狂瘦10公斤,醫師驚「肝臟顏色變深了」

脂肪肝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肝臟疾病,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日前於臉書上分享,一個他親眼所見「消除脂肪肝」的驚人案例。一位一年前還患有中度脂肪肝的60多歲婦人,一年後再回來做超音波,肝臟竟完全正常,脂肪肝消失了,不但如此,體重這一年也減下快10公斤,她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才上班1週,前輩聲淚俱下「工作10多年感覺像坐牢」…他發憤存股換自由,年領500萬股息退休

tCol 2023-03-23

陳重銘

才上班1週,前輩聲淚俱下「工作10多年感覺像坐牢」…他發憤存股換自由,年領500萬股息退休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前兩句講的是基因,龍只能生出龍,鳳也不會生出雞來,最後一句講的是傳承,因為老鼠爸爸只會打洞,所以老鼠的兒子也只能跟著打洞。如果老鼠的爸爸會飛天,那麼老鼠兒子也會像老鷹般飛翔了。可是老鼠沒有翅膀,要如何飛翔呢?

閱讀更多

想對爸說回台灣,是想你!90高齡的他才從加護病房救出,這簡單答案,他聽不見了

tCol 2023-03-10

王雅倫

想對爸說回台灣,是想你!90高齡的他才從加護病房救出,這簡單答案,他聽不見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五二○成了一個告白的日子。五二○過去了。該告白的、該領證的、該送花的、該撒糖的、該搶電影檔期的……應該都完成任務了。而被告白的,無論是完全被驚喜的,還是心中早有期待的,應該也都刷完朋友圈了。我也努力想要完成一項告白的任務,我沒有特別選擇五二○,而是整個五月。但是我沒法確定對方是不是收到了。我的告白對象,沒有朋友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