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
NOW健康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一個共通特點,就是難以察覺,容易被輕忽!為了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東生華製藥與健康傳媒於6月10日在台中舉辦「2023啟動心航線 全台護心大串聯」公益講座,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呂尚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腦中風暨神經重症科主治醫師黃偉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蔡青峰分別以「心絞痛保命3步驟」、「避免二次中風的關鍵因素 血壓控制」、「打擊高血脂症」等主題,來探討心血管保健的重要性,同時呼籲這些疾病的病兆,讓民眾能在第一時間就找對科別就醫。
閱讀更多
2023-06-01
艾希莉.威蘭斯
世界上每十個人就有八個極度匱乏,我猜你大概也屬於那八成極度匱乏的人口。當我說你匱乏,不是說你銀行戶頭裡沒有錢,儘管物質匱乏也是迫切的社會問題,但在這裡我指的是你沒有時間:你永遠有太多事情要做,時間根本不夠用。在美國、德國、日本等文化各不相同的國家,時間匱乏人口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時間永遠不夠用的崩潰感,相信沒有人能夠免疫。現在坐在廚房餐桌邊打字的我,一樣感到時間匱乏,壓力大得受不了,我覺得那就像是胃被揪成一團的感覺。今天一大早,我收到學生向我緊急救助的電子郵件,要我幫忙解決論文問題,我原本想盡快開始寫這一章,結果就耽擱了一下。
閱讀更多
2023-05-05
郭美懿整理
「腦中風」和「失智」除了是長者常見疾病,綜覽全球人口失能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兩者皆列位其中。中風後可能引發血管性失智,且中風患者失智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醫師呼籲,延緩老化是預防腦中風與失智最重要的關鍵,應維持運動習慣、多訓練腦力、建立良好作息,降低病痛找上門的機率。
閱讀更多
2023-03-25
林依榕整理
運動雖然有益身心健康,不過不是多動就好,一名60歲的男子從40歲開始,就堅持每天運動8小時的習慣,卻沒想到某天竟然痛到無法走路,一查才發現,多年下來身體多處關節早就因為運動過量而受損。
閱讀更多
2023-03-08
郭美懿
疫情延燒逾3年,全台累積確診人數已突破千萬,幾乎近半國人都曾罹患新冠肺炎。但染疫後不只可能有腦霧、食慾低落、容易喘等後遺症,也可能導致肌肉流失,最新研究指出,每5位長新冠患者就有3位出現長達約6個月的肌肉無力或疲勞倦怠問題,可能造成肌少症提前報到!
閱讀更多
2023-02-21
NOW健康
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
閱讀更多
2023-01-30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臺灣寒流來襲,過年期間連兩天全台共有146人疑因天冷猝死。我們在急診,在加護病房裡,尤其在冬季期間,常常有猝死病人送過來。如果是之前沒有任何病史,沒有三高,無肥胖,有些還沒有抽煙.或喝酒,如果是在壯年時期(<60歲),家人通常會問:「怎麼會這樣?」「剛剛或昨晚才明明好好的?」、「醫生,他健康得很,你有沒有判斷錯誤,他哪有可能會心肌梗塞?...」
閱讀更多
2023-01-30
郭美懿
提起簡文仁,腦海自動浮現每年春節,在電視上教做生肖操的軟Q阿伯,他以風趣解說、簡單動作,鼓勵大眾多活動,一推廣就是20多年。記憶力極佳的他扳著手指數:「從龍年開始,快2輪了!過年吃大餐嘛~要鼓勵運動,one more、two more很枯燥,我會用一些諧音比較好玩,讓大家好記憶,比較有意義。」
閱讀更多
2023-01-16
郭美懿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黃國晉專精老年醫學、預防醫學,長年診間看盡生死百態,對「老」有更深體悟。他認為,現在應該追求健康老、活躍老,而非倚賴他人協助,轉化傳統對「孝道」的觀念,「千萬不要覺得,不幫他做就是不孝!」
閱讀更多
2022-12-29
范玉玲
女人的思維方式決定女人的一生。美人在皮也在骨。皮囊美是天生的,優雅之美卻是骨子裏修煉的。優雅是女人身上最不怕衰老的一種力量,越久越濃。歲月可以帶走青春靚麗的外表,卻帶不走女人內心的那股優雅的力量。作為女人,改變了思維方式,就能改變命運。轉念的優雅速度決定著個人的幸福。優雅思維是一種能量,實踐優雅是一場生命的修煉,分享優雅則是一種行善。外修形,內修心,女人要相信自己、善待自己,讓自己的生活精彩紛呈。讓自己過一種優雅的生活 言談舉止越優雅,也能將平易的日子活出好品味。而優雅就是女人對生活最好的儀式感。
閱讀更多
3/ 17
第 3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