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9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台灣高房價讓年輕人難買房,不少父母也會提前為子女準備房產,不過想要留房給孩子,該選擇用贈與、繼承還是買賣才能繳最少的稅?其中大有學問。
閱讀更多
2022-09-16
林靜君談心室
台灣社會談論傳承時,多半集中在討論財產的分配,老一輩將房子、土地、股票分給下一代,就以為是傳承,沒有注意「傳」與「承」是雙方,僅有單向的分配,只是做一半。財產移轉或 遺產 分配沒有處理好,上一代的心意,常變成下一代的爭產糾紛,變成感情撕裂的主因。
閱讀更多
2022-09-15
張 Ceci
編按:作者張Ceci在38歲提早退休環遊世界,至今已8年。早在26歲的時候,她就訂下退休目標,至少需要3000萬台幣,而且還要有房、有車、沒有負債。既然知道了自己的目標,那要怎麼開始變有錢呢?她歸納整理出5個致富習慣,幫助她38歲財富自由。
閱讀更多
2022-09-02
林靜芸
明明是同父同母的兄妹,為了爭 遺產 ,卻像是幾世的仇人!(原文刊載於2019/12/17,更新時間為2022/9/1)
閱讀更多
2022-08-29
張明志
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8-24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提早計畫,躺平享受。是的,我們終於走到了喪禮這一步驟。本章篇幅超長,為的就是要送你安心上路。以下有一大堆籌備喪禮的須知事項,從決定是否自己準備喪禮,一直到撰寫自己的訃告,無所不包,以確保你走得風風光光。
閱讀更多
2022-08-19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大陸一名男子分享,父母過世後整理遺物,發現一本存摺,裡面還有10萬人民幣(約44萬台幣)的餘額,拿著存摺去銀行領卻遭到百般阻饒,行員堅持只有本人才能領錢,即便他出示父母已經亡故的證明都不肯妥協,無奈之下,隔天男子找來嗩吶樂隊在銀行門口表演,才終於吸引高層注意,最後事情也順利解決,高層表示,父母亡故要領 遺產 ,只要按照規定提供相關文件,跑完程序之後就能領到錢。
閱讀更多
2022-08-19
施國文
有位年紀66歲的客戶,目前和老婆及女兒同住,另外有一個兒子在幾年前結婚時,媳婦傾向夫妻倆自己住比較自在些,便在附近租屋,這幾年生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在一兩個月前,客戶兒子跟他提到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讓3個孫子孫女有比較好的居住環境,動起想買房的念頭,客戶心裡明白,兒子在外租屋多年加上撫養3個小孩,目前還有一輛分期付款的車,這5年下來他們夫妻身上應該沒有什麼多餘的存款。後來,有一天兒子帶3個小孫子回來時,跟客戶夫婦說,想請他們把現在所住的房子拿去銀行貸款,貸一筆錢出來當作買房的頭期款。客戶問我這樣做妥不妥當?
閱讀更多
2022-08-17
樂透人生─吳家揚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保單詐騙新聞,其間多半牽涉人情,因為相信「朋友」、「親戚」,或者「好友的朋友」,結果落得傷財又傷感情。
閱讀更多
2022-08-17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信託等於一道橫亙在你與你的資產間的屏障,可讓資產不受稅務、法律訴訟、愛管閒事的人,以及一切你想避免的人事物侵擾。你可以建立超級複雜的信託,但這樣做通常都是為了保護並分散管理大量財產,若你沒有如此宏大的目標,也可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的信託。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