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在炎熱的夏天,身體出汗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不過現代人過度依賴空調、冷飲,又沒有每天適當運動鍛鍊,使身體失去了自我正常調節、代謝的能力,能正常排汗的人愈來愈少,不是大流汗、就是不流汗,更有很多人變成只會局部流汗。白雁老師指出,若常常只在某 部位 流汗的話,要特別小心。《黃帝內經》說:「諸病於內,必形於外」,人體內有問題,會體現在體外;而局部出汗的 部位 ,就藏著許多健康訊號!
閱讀更多
2022-06-0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去年切片檢驗是惡性腫瘤時,我並沒有驚慌害怕,就當它是一個死活關卡,碰到了就正面應對,把該交待的事項囑咐家人,所幸並不多。
閱讀更多
2022-06-02
NOW健康
民眾平常保持規律運動,有益身體健康!而運動的好處除了可以緩解憂鬱、焦慮心情外,根據1篇今年3月發布於《Science Daily》的研究指出,運動能夠促進大腦激素,抵消壓力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透過規律運動在心血管健康上所帶來的益處高出1倍。
閱讀更多
2022-06-02
NOW健康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蟬聯14年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代表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為降低大腸癌對民眾的威脅,國民健康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提供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定期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但若民眾篩檢出異常,卻不接受大腸鏡檢查,死亡風險將增加6成4。
閱讀更多
2022-06-01
蜜雪兒.皮爾斯
正如種子必須先裂開才得以產出新生命,人也必須承認自己對於失去、對於人生的巨變感到哀傷與傷痛,才得以獲得療癒與成長。想要度過哀傷,沒有捷徑可走。相信我,我已竭盡所能想替自己和個案找出一條捷徑,也知道在我之前已有很多人提出類似的建議:唯有去承認、去感受自身的哀傷,才能度過哀傷。
閱讀更多
2022-05-31
陳韋翰
編按:資深專職投資人陳韋翰,擁有超過16年的代操與教學經驗,這讓他有機會接觸超過3,000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大股東、法人、主力與散戶,他發現,這些隱身在你我周遭,低調且毫不起眼的億萬富翁,其致富之道,皆源自於他們共同擁有的「不缺思維」。(原文刊載於2022/5/21,更新時間為2022/9/11)
閱讀更多
2022-05-30
陳炯瑜醫師
現代人普遍處於緊張忙碌的高壓狀態,身心所面臨的壓力原本就大,加上長期外食、缺乏運動,讓頭痛、過敏、胃痛、失眠等症狀,成為我們口中的文明病。
閱讀更多
2022-05-27
NOW健康
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 部位 ,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閱讀更多
2022-05-23
林敬予物理治療師
疫情期間減少移動,導致日常身體活動量大為降低。開始出現腰酸背痛、肩頸疼痛的問題,即使天天復健、吃藥還是沒用? 而且有幾個 部位 按壓下去特別痠痛?要留意可能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找上門。
閱讀更多
2022-05-21
照護線上
編按: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的三弟顏清山週五(5/20)晚間病逝,享年57歲。顏清山罹患肝癌多年,曾經做過栓塞治療,但前年肝臟又長出一顆腫瘤,在顏清標安排下,也進行了質子治療,只是病況難好轉,已多次住院治療。顏清山和顏清標,兩人都罹患肝病多年,為典型肝癌3部曲患者,先病毒型肝炎再肝硬化,接著患肝癌。肝臟慢性發炎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抽菸、代謝性疾病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便需要定期檢查。「其實肝炎的追蹤,只需要靠抽血與腹部超音波,便利性相當高。」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醒,「C型肝炎的治療也很簡單,療程僅8週或12週,副作用低、治癒率高達98-99%,大家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原文刊載於2020/10/16,更新時間為2022/5/21)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