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新聞稿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5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中國醫藥大學暨 醫療體系 以「精準創新、邁向卓越」為主題,聚焦突破性的「AI新藥研發」。在醫學大學、醫學中心與生醫產業優勢上,與國際著名生物醫藥研發的日本京都大學成立全球研發中心。內容圍繞「再生醫學」、「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特色醫療」及「創新研究」五大核心,全面呈現醫療創新與臨床應用的最新突破。
閱讀更多
2024-12-05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編按:縱橫文壇半世紀的作家瓊瑤昨(12/4)被發現在淡水住家輕生逝世,享壽86歲。瓊瑤與平鑫濤鶼鰈情深,在丈夫過世前親見他因中風、失智臥床,最終只能倚賴鼻胃管維生,讓瓊瑤關切「善終權」,也曾發表言論支持「安樂死」。瓊瑤身後更由友人在臉書發出千字遺言,盼未來能找到人道方式,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對此,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在粉專發文,表示高齡者面對老病的身心痛苦,易萌生離世念頭,瓊瑤絕非孤例。但他認為瓊瑤雖有死亡教育的觀念,卻未曾擴及到家庭中每個成員,呼籲各界應關注生死教育議題,並落實「預立醫療諮商(ACP)」,「才能安樂善好自己的死亡!而不是輕生!」
閱讀更多
2024-11-18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你想像中的老年生活是什麼樣子?臺灣面臨高齡少子化、醫護人員短缺等問題,促使「健康老化」意識抬頭,但如何更有效的預防疾病、延緩老化?透過AI結合醫療,帶動各式銀髮商機蓬勃發展,讓好好變老不再是件難事。
閱讀更多
2024-05-10
邱瀚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臨床教授)
欣逢台灣第一位具有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先生當選,醫界對於『健康台灣』充滿了期待。願,新團隊在面對未來醫療的挑戰時,科學治國將是彼此的共同語言。
閱讀更多
2023-10-24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2021年起,在衛生福利部的支持之下推動周產期照護網絡服務計畫迄今,成功建立並強化雲林地區高危險妊娠產前轉診、高危險新生兒外接功能、開放醫院模式,以及建立周產期緊急出血血庫調度之轉供平臺,不但落實分級醫療與雲林縣基層診所合作,更成功為雲林縣偏鄉婦產科診所提供堅強後盾,日前更攜手竹山秀傳醫院,完成跨縣市合作成功將高危險妊娠產婦提前轉診,並合力救治兩例新生兒外接案例,顯著提升雲林縣及鄰近地區周產期醫療水準。
閱讀更多
2023-10-20
郭美懿
隨著台灣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 「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相關的健康問題越來越普遍,但一般人常搞混兩者差別,究竟「膝關節疼痛是不是骨質疏鬆引起?」、「補充鈣質是不是可以緩解疼痛?」、「是否需要補充葡萄糖胺呢?」就讓骨科醫師專業解析,教你分辨這兩種病症的差異以及治療方法。
閱讀更多
2023-06-19
陳晉興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閱讀更多
2023-06-01
艾希莉.威蘭斯
世界上每十個人就有八個極度匱乏,我猜你大概也屬於那八成極度匱乏的人口。當我說你匱乏,不是說你銀行戶頭裡沒有錢,儘管物質匱乏也是迫切的社會問題,但在這裡我指的是你沒有時間:你永遠有太多事情要做,時間根本不夠用。在美國、德國、日本等文化各不相同的國家,時間匱乏人口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時間永遠不夠用的崩潰感,相信沒有人能夠免疫。現在坐在廚房餐桌邊打字的我,一樣感到時間匱乏,壓力大得受不了,我覺得那就像是胃被揪成一團的感覺。今天一大早,我收到學生向我緊急救助的電子郵件,要我幫忙解決論文問題,我原本想盡快開始寫這一章,結果就耽擱了一下。
閱讀更多
2023-06-01
數位內容部
臺北醫學大學今(6/1)在雙和醫院,舉辦雙和校區啟用暨63周年校慶典禮,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副總統賴清德、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及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等貴賓皆蒞臨致詞。北醫大體系校院主管、校友及各界貴賓逾400人,共同慶賀北醫大啟用雙和校區,未來將成為臺灣生醫科技發展的重要基地。
閱讀更多
2023-06-01
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今(31)日上午舉行第21任總院院長授職暨就任感恩禮拜。新任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醫師,為急診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堅守急診醫療第一線長達30年,曾擔任急診醫學部主任、總院副院長,致力於提升緊急醫療、智慧醫療,同時強化教學品質及培育急救醫學專業人才,醫界資歷十分完整。
閱讀更多
1/ 6
第 1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