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威廉.布瑞奇, 蘇珊.布瑞
你父母的轉變經歷也許和你毫不相干,然而,辨識出那些和他們經歷類似的轉變時刻,具有重要意義。同樣的,去釐清在轉變時期你所經歷感受的,有哪些是真正和自己相關,又有哪些是受文化因素的影響,這點也很重要(比方說,一般文化會認定五十幾歲的人該如何如何之類的)。
閱讀更多
2020-05-19
鄭惠方(艾蜜莉會計師)
每年5月你收到稅單會不會心痛?你會不會想要少繳點稅?多數人年年心痛、年年疑惑,但是從不採取行動。本文解決你陳年的「痛」和「疑慮」,讓你知道個人所得稅制是怎麼一回事,也讓你知道如何合法正確的節稅!
閱讀更多
2020-04-30
林芷揚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2020-04-25
林芷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實習生。
閱讀更多
2020-04-17
林芷揚
一位66歲女士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因疾病已發展到末期,除了四肢和軀幹肌肉無力之外,幫助呼吸的肌肉也失去力氣,需仰賴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協助呼吸。雖然呼吸器需要額外自費租用,病人的兒子仍租了一台回家,希望讓母親舒服一點。不過,病人每次戴上呼吸器都感到面部壓迫、呼吸不順、胸悶不舒服,但不戴呼吸器,又覺得自己辜負了兒子的好意,很不安,心裡充滿罪惡感。該怎麼辦呢?
閱讀更多
2020-04-16
葉惠君 護理師
這是我與他們的故事, 因為他們, 我體會到世事無常……。那是在一個飄著細雨又悶熱的五月天,我結束上午的居家訪視,匆匆回到安寧病房,與阿中和三姊一同討論出院計畫。
閱讀更多
2020-04-10
汪慧玲 護理師
「探訪病人前,務必打電話交班!」照會單上出現了一串不尋常的文字,原以為是病情複雜,沒想到卻是人事複雜。在我撥電話之前,醫師就已經先找到了我。「這床是一位『大哥』,他不久前已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現在情緒起伏很大,一直想把氧氣扯掉,什麼話都不說,一心求死。他太太是越南人,中文字只認得自己和家人的名字,三個小孩裡面最大的十七歲……。」
閱讀更多
2020-03-13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精神科醫師林奕萱
連著看完今天的下午診和夜診,滑個臉書就看到今天吳宗憲說「憂鬱症就是因為不知足」的新聞。果不其然被抨擊得很慘。
閱讀更多
2020-03-10
NOW健康
在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數大量增長的情況下,目前已經可以看出病患樣貌雛形,65歲以上長者與慢性病患者一旦染病,重症風險大幅提高。高齡社會的台灣,必須預先準備可能發生大規模社區感染,特別長照機構匯集眾多年長者,群聚與 重病 風險都高,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建議,長照機構防疫整備必須與醫療院所相同。
閱讀更多
13/ 21
第 13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