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林靜君談心室
過了50歲,事業成就多半已成定局,人生開始邁入不同的階段,這時候再執著於名聲威望、職位高低、財富多寡這些外在成功條件,是和自己過不去。人生過半,成就感來源不應是外界評價,而是如何看待自己。
閱讀更多
2025-02-04
數位內容部
為響應世界癌症日,國民健康署推動以人為本的癌症照護,補助全國各醫院成立癌症資源中心,提供癌友及其家屬個人化之全方位照護資源,並結合世界癌症日辦理倡議活動「健康台灣,有你有我」,呼籲社會大眾正視癌症相關議題,與癌友共同努力,攜手戰勝癌症。此活動也邀請賴清德總統出席,他在致詞中指出,「政府今年增加40億元公務讓癌症篩檢預算達到60億元以上。但行政費用遭刪減一成、凍結三成,要再跟在野黨持續溝通。」
閱讀更多
2025-01-29
郭美懿
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據衛福部最新數據,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2021年快轉了17秒。值得注意的是,罹癌患者年齡層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與增加癌症風險有關,要防癌就要防「這10個字」!
閱讀更多
2025-01-22
彭冠宇
不善言辭似乎不是某個時代的特色,而是許多認真父親形象的集合,他們心裡愛,卻不知如何表達。但或許正因如此,讓部份兒女們產生一種「自己總是不夠好」的挫敗感,始終未能讓父母親感到榮耀、驕傲的一種未能言明的遺憾。
閱讀更多
2025-01-15
亨利溫
深入了解兩大類型的斜槓收入模式後,接下來我想和你分享,我們該如何評估,現在的自己適合選擇哪一種模式,並開始斜槓。往下,我會建議你循序漸進地按照這3點去思考。
閱讀更多
2025-01-13
彭冠宇
「一代宗師」張忠謀創辦人,在新書發表會娓娓道來他自傳下冊的架構與創作理念,而什麼是我在上一篇沒說透的呢?我想是張忠謀的情感給我帶來的共鳴與欲淚的溫暖。
閱讀更多
2025-01-10
林靜君談心室
接受自己做不到讓父母快樂這個現實,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想負責也負不起。快樂不快樂那是當事人才能決定,就如,你沒有辦法替他們吃飯、睡覺。聽到他們怨嘆不用急著攬責任,而是將界線弄清楚,放棄承歡必有回應的期待,回到成人之間的互動,反而不為難彼此。
閱讀更多
2025-01-09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過年這兩個字對於許多人來說,喚起的不是放假的喜悅,而是一場艱苦的心理戰。回家過年意味著面對親戚的靈魂拷問、父母的期待,以及家族成員間無休止的比較。這種「回家不是休息,是戰鬥」的感覺,讓不少人萌生了不回家過年的念頭。然而,選擇不回家,內心真的就能輕鬆自在嗎?其實,就算逃離了返家,壓力並不會因此消失。
閱讀更多
2024-12-31
郭美懿整理
據內政部最新「戶口統計資料分析」,截至2024年8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若成長速度不變,預估明年就會來到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儘管如此,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興起,過去被視為「高齡」的60歲世代,無論是體力或外表都跳脫傳統「阿公阿嬤」或「阿伯大嬸」印象,甚至多數都自認只是「中年人」。在65歲以上國民占總人口29.1%的日本,近日就有一項有趣調查——有43.3%的高齡者不願慶祝「敬老日」,受訪者普遍表示「我還沒那麼老」,其次則是覺得「慶祝敬老日,讓我感覺自己老了!」
閱讀更多
2024-12-13
林靜芸醫師
平日我出名 重視 視力,強調配戴正確度數眼鏡的重要,結果居然度過了一年多的視力障礙日子。回想起來,這段時間視力模糊、眼睛疲勞、頭暈、沒食欲、肩膀痠、上背痛,居然都是因為眼鏡度數錯誤!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