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7
夏韻芬
很多人談到退休金,大概都是報章媒體常出現的數字:至少3,000萬元。其實退休的生活規劃豐儉由人,不一而足,如果能夠符合心中的安全數值或是能夠算出每個月的現金流入,這樣才能夠舒心地過著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7-27
陳重銘
除了張忠謀、郭台銘等創業家之外,應該只有少數人樂於工作一輩子,如果可以提早退休,相信很多人會馬上開除老闆!可是要退休之前,一定要先達到財務自由,只有在不缺錢的情況下,才能夠無憂無慮地享受人生。那麼,究竟需要多少錢才可以退休呢? 2,000 萬、3,000 萬,還是5,000 萬元?我在網路上還看過投顧公司預估6,000 萬元,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在規畫退休金之前,一定要關心通膨和醫療這2 大因素:通膨會讓你的錢越來越薄,如果預計在50 歲退休,一定要預估90 歲時的消費水準;醫療肯定是越來越進步,老人越來越健康,也越來越 長壽 ,因此需要準備更多的退休金。退休金要怎麼存?要存多少呢?假設從50 歲退休,預計活到90 歲,然後退休期間每年需要100 萬元生活費,來看看下面2 種規畫。
閱讀更多
2022-07-22
喬許.布朗/ 布萊恩.波提諾
資本革新公司(Capital Innovations)的創辦人暨首席投資長──麥可.安德希爾,率先開拓許多現在廣為使用的非常規投資組合策略。他10歲開始就到工地當木工、經營社區的除草服務;大學畢業後曾在雷曼兄弟實習,後來更有幸進入全球最大的幾間資產管理公司工作。擅長評估風險與報酬的他要告訴大家:最重要的永遠都是現金流。
閱讀更多
2022-07-22
岸見一郎
有一部佛教經典名為《經集》(Sutta Nipata),經書裡提到:「啊,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暫,不到百歲便會死去。即便能活到超過百歲,也會因為衰老而死。」另一部佛教經典《法句經》則是這樣描述衰老:「年老使人色衰。年老是病巢,使人脆弱消亡;年老是腐敗,使人崩壞。年老使生命走向死亡。」
閱讀更多
2022-07-15
南亨到
金永壽與他那個世代的人一樣,不懂得替自己留點餘地。只要公司一聲令下,只要目標訂了下來,就必須立即「向前衝」。他不僅忠於自己的職務,也忠於公司的應酬,公司的任何要求,總是擺在第一順位。公司的電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從來沒利用過公司的電話處理私事,即使同事們都任意使用公司電話,但金永壽仍堅持只用公共電話,還說:「私事怎麼能用公司的電話聯絡呢?」不過這樣的日子,僅維持了一年多,直到某次因為小孩生病,他必須打個緊急的電話為止。
閱讀更多
2022-07-11
楊雅馨
2020年史丹佛大學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台灣臨床醫學領域共有241位上榜,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排名第2,也是高齡醫學領域唯一的獲選者。身為知名的高齡權威,他掛心的是,如何讓現在及未來的長者都能遠離失能、失智。
閱讀更多
2022-06-21
今周學堂 陳若雲
55歲開始,我花五年來為退休理財,從原本月領勞退3萬,變成一個月有5萬元現金流,重點是我已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懶人理財法,60歲後開始過著半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6-10
HEHO健康網
要活就要動,運動與 長壽 之間存在著正相關。英國研究發現,運動可以保持我們免疫系統的年輕和效率。有規律運動的人,產生免疫性T細胞的胸腺明顯大於無運動的人,甚至有運動的長輩,胸腺能與年輕人相當。
閱讀更多
2022-06-08
好險網編輯團隊
人的一生都在尋找「愛」與「認同」,這種現象在兒時最明顯,早年雖然有「重男輕女」的傳統問題,女孩子總是矮人一截。到了現代,這項問題雖然不再這麼嚴重,但在一般正常的家庭倫理關係中,父母一定有偏心的時候。但不被重視的孩子最後可能還得扛起家計,甚至與父母、兄弟姊妹對簿公堂,爭奪家產,如果不趁現在開始做好心理及經濟上的準備,那就等待分家官司打贏得那天到來。
閱讀更多
2022-06-07
金原姬
但凡上了年紀,出遠門也好、離家也罷,只要想嘗試一些新鮮事,人們似乎往往認為,年邁的身軀就必須為了餘生戒慎節制。然而,若索性當作時日無多、餘途短暫,哪怕年老力衰也要盡情走跳一回,這麼一想,就能遇見截然不同的世界。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