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聯合報 / 記者林琮恩/綜合報導
知名作家、Pchome網路家庭創辦人詹宏志日前透露自己罹患糖尿病多年,喜愛美食的他因此必須忌口,連最愛吃的「甘納豆」也忍痛放棄。不過專家解釋,糖尿病患者只要吃對種類,黑豆、納豆等豆類食物,其實有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進而降低血糖。
閱讀更多
2022-06-28
郭美懿整理
減重是不少人一輩子努力的目標,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攝取極低熱量飲食、或是極低醣類(碳水化合物),以達到快速減重的效果。一名34歲粉領族就透過只吃青菜、水煮蛋的方式迅速瘦身,沒想到恢復纖細身材的同時,頭髮竟開始嚴重脫落,「比肥胖造成的心理壓力更大」!現在只求盡快調理身體,還她豐盈秀髮。
閱讀更多
2022-06-08
照護線上
「我在一年前健康檢查發現糖尿病,糖化血色素高達15%,非常嚴重!當時根本搞不清楚哪些食物較容易影響血糖,每種食物都不確定要吃多少,非常茫然,很多東西都不敢吃,就怕病情更嚴重!」模範糖友簡女士分享,「起初因為不了解,所以盲目減少全榖 雜糧 類食物份量,甚至完全不吃,反而造成血糖非常不穩定,而且很容易飢餓,連情緒也受到影響。」
閱讀更多
2022-06-02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許多女性為了皮膚光滑,排便順利,不只一天到晚五蔬果,甚至過量取代正餐,吃到一臉發青、手腳冰。白雁老師指出,五蔬果本身沒有問題,但仍要看體質來吃,過量的蔬果可能會造成身體陰陽失衡,不但對身體沒有助益,甚至可能落下病根!
閱讀更多
2022-05-20
陳忠淵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中醫部內科主治醫師
端午節,習稱五日節、五月節或肉粽節,俗諺說「未食五日節粽,破裘仔毋甘放」,說明端午介於春夏之交,天氣乍晴乍雨,過節後炎夏正式開始,冬衣才可安心收起。梅雨季的濕涼,加入盛夏的悶熱,蚊蟲孳生,使這段時間成為濕熱疫病易起的季節。在此節氣特性下,端午包肉粽祭拜神佛與五臟廟,雄黃酒、艾草辟邪除穢皆屬這節日特有的習俗,細究其背後皆有先人養生智慧底蘊。
閱讀更多
2022-05-20
莊博安
Denny只要聽到有人要丟東西,就會跑去撿回家。2、3年來,Denny家中的三房一廳堆滿雜物,東西多到沒有地方走路。
閱讀更多
2022-04-11
郭美懿
40歲的汪先生平時擔任警衛工作,因缺乏運動,近年來身形逐漸肥胖。在一次公司健康檢查的超音波檢查時,發現有中度脂肪肝,經詢問才知汪先生熱愛精緻美食、又愛喝手搖含糖飲料,所以除了體重過重之外,脂肪肝的形成與攝取過多熱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閱讀更多
2022-04-06
郭美懿
近日疫情多點爆發,6日新增28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推估疫情可能還要半個月才會到達高峰,更有醫師預估Omicron恐燒3個月。社區感染風險增加,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並施打疫苗,也可以依循六大營養指南讓免疫功能正常發揮,從飲食方面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閱讀更多
2022-04-01
郭美懿
國民健康署調查,4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38.3%,高血壓已不再是老人病,2022年起台灣高血壓學會也將「高血壓」定義標準降低至130/80 mmHg。不過除了按時服藥、定期量血壓之外,營養師也提醒飲食方面可以謹記「得舒飲食法則」,輕鬆維持血壓穩定。
閱讀更多
6/ 17
第 6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