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0
財經專家 李美虹
五月上旬首次確診,在家關了9天,出關後就趕緊找中醫師調理,因為我不想有「長新冠」的後遺症。今天在診間候診時,聽到相約來看診的兩位病友聊天,話題是其中一位女病友因為被迫提早退休,所以去年開始提前請領勞保年金,但因為是「提前請領」,勞保年金就被打了8折,她跟朋友訴苦說日子過得很辛苦。
閱讀更多
2023-05-30
廣末涼子
若是為了自己的事業或未來,任何人都會卯足全力。但是,為了家庭的幸福,什麼都不做才是常態。──阿蘭
閱讀更多
2023-05-27
彭蕙珍
如果你不到30歲,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會勇敢 離職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嗎?1989年出生的雙胞胎姐妹—布蘭達(朱雅薇)和維尼(朱偉菱)就是這樣的年輕人。大學念企管系、研究所念財金的她們,都進入銀行當儲備幹部,不到30歲月薪逾5萬,同時對上班族工作和生活感到厭煩。28歲那年勇敢離開高薪工作去創業,當起YouTuber。儘管月收入是過去的一半,但她們笑道:「現在的生活別人或許很難理解,不過我們正過著猶如極樂世界與天堂般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3-05-07
李安琪
父親車禍死亡的那一年我才4歲,我見到父親靜靜地躺在一塊沒有溫度的木板上一動也不動,右臉頰有一個拳頭大小的傷口。那是我記憶裡父親最後的樣子,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死亡。父親的死宣告我們一家苦日子的到來,母親為了養育我和兩位妹妹,披星戴月的努力工作。她的辛苦我全看在眼裡,於是我告訴自己長大後要賺很多錢來改善家裡生活。
閱讀更多
2023-05-02
李松蔚
我們努力從別人的眼睛裡照見自己。「一切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這是阿德勒的論斷。做好自己已經很難了,更何況還有別人七嘴八舌,若要顧及自己有沒有滿足其他人的期待,就更難。假如世上只需獨善其身,有些困擾就無所謂,按自己舒適的方式生活也未嘗不可。
閱讀更多
2023-03-31
大俠武林
當初跟老婆交往時,我們就有結婚的打算。而大俠當時給老婆的承諾是,每個月1萬元的日常生活支出基金,然後年年加薪1萬元。不過這筆日常基金的「加薪幅度」要怎麼來?自然得靠務實投資來賺取資本利得,以及累積股息複利來達成了。
閱讀更多
2023-03-25
李易紓整理
「鼎泰豐」創辦人楊秉彝周六(3/25)傳出逝世消息,享耆壽96歲。鼎泰豐證實,創辦人楊秉彜於日前安詳辭世,家屬盼低調辦理治喪事宜,感謝各界關心。
閱讀更多
2023-03-25
李慧林
以前的我忍受不了疏遠,也不了解這不是誰的錯,生活中就是會有這種自然變淡的關係,更不知道我可以選擇切斷已經不適合、只會讓我痛苦的關係,長久的關係並不是無條件就是最好的。
閱讀更多
2023-03-12
中時 蔡佩珈
今年24歲的賴紀蒝其實國小、國中都是資優班,卻因為母親家暴兩度自五專休學,19歲當起北漂族四處打工。為了尋求更好工作環境,她決定重考高中,最終於在23歲考上北一女中。賴紀蒝認為,她的經歷有如「吸引力法則」,只要在心中不斷地覆述目標並付諸行動,即使比別人慢了些,一樣能抵達終點,相信未來以同樣步調前進,必能當上醫師,回饋社會。
閱讀更多
2023-03-05
郭美懿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一旦家中長輩生病需要照料,許多孝順的晚輩都會考慮辭職回家照顧。但選擇離開職場,還回得去嗎?中間沒有工作與收入的狀態下,又能撐多久?如果兄弟姐妹願意在經濟上支援,他們的另一半又能否體諒呢?近來網路論壇Dcard出現一篇的發文,引發兩方不同意見,起因正是原PO小姑為照顧行動不便的公公,多年沒有工作,但公公過世後,小姑仍未到外謀職,年近50歲仍由哥哥支付生活開銷,讓原PO怒喊:「老公要養他妹妹一輩子?」
閱讀更多
8/ 30
第 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