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生活i健康
想要保護腎臟,調整平日的飲食習慣是首要之務!像是避免重口味烹調,大餐頻率要減少,多吃蔬果與全穀類,以及時常補充水分等,都是避免增加腎臟負擔的好方法。
閱讀更多
2020-06-15
林芷揚
受全球暖化效應影響,夏季氣溫愈來愈高,衛福部統計每年的6至7月是民眾因為熱傷害而就醫的高峰期。熱衰竭、熱中暑都屬於熱傷害,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提醒民眾多加留意,尤其是慢性病患、體重過重者等8大高危險群,更要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020-05-18
林芷揚
許多民眾都有健忘的困擾。從中醫角度來說,可透過按摩穴位自我保健,並從天然食物中補充卵磷脂、微量元素、核酸等,益智健腦,同時降低失智風險。此外,起床後梳頭時,略帶力道按壓頭皮,有助改善頭部血液循環,防止記憶衰退。
閱讀更多
2020-04-15
林芷揚
全球人口老化是趨勢,失智人口也隨著增加。台灣失智人數目前約27萬,但國內失智症診斷率僅三成,民眾清楚認識失智症的比率只有3%。多數人都擔心失智症找上門,卻對於失智的種類、症狀、預防方法一頭霧水。營養師提醒,透過日常正確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就有助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0-04-02
高寶書版
頭髮變白的根本原因是毛囊黑色素減少,這可能與酪氨酸不足、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障礙等有關。某些疾病(白化病、白癜風、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腦垂體相關疾病等)、遺傳、衰老、飲食、精神壓力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長白髮窘境。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導致的長白髮窘境,首先要去除病因。在排除了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後,可以從均衡營養、生活規律、舒緩情緒等方面來盡可能延緩長白髮。
閱讀更多
2020-03-18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
日前有一位剛邁入40歲的金融業外匯經理人,有定期來院內全身健檢的習慣,近期卻發現異常紅字,「我最近除了頭痛胸悶還伴隨著頭暈目眩,以為是年紀到了,體力不如從前,就沒有太在意。」原來是因為工作升官,體力與時間幾乎投資在工作上,應酬量更是大幅增加,三高指數猛然飆升,進而深入檢查出血管有硬化、阻塞的跡象,所幸有良好定期健檢的習慣,才能迅速揪出原因。
閱讀更多
2020-03-04
iHealth 政昇藥局
排便對人類的生命來說,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你是否曾留心觀察你的糞便顏色或形狀,究竟是黑白黃綠或是短長肥瘦?告訴你一個秘密,從糞便的顏色或形狀等外觀,居然能看穿人體的健康,甚至看出排便時糞便哪些顏色或形狀是癌症警訊!
閱讀更多
2020-02-21
林芷揚
45歲的小芳在診所檢驗出腎功能不佳,但她平常並沒有覺得身體哪裡不舒服,甚至覺得自己應該屬於健康狀態,沒想到卻罹患了腎臟病,讓她相當不解。
閱讀更多
2020-01-10
彰基院訊
忙碌的工作及壓力下,相信很多人都有腸胃不適等經驗,其實腸胃道疾病與長期不當的飲食習慣有關,除了三餐無法規律進食造成的胃痛、進食太快造成的消化不良,飲食中纖維攝取不足造成的便秘,更是門診營養諮詢中常見令人困擾的腸道疾病。
閱讀更多
2019-12-24
彰基院訊
癌症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大家總是聞『癌』色變!無論是預防癌症,還是罹癌後想要抗癌,除了依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之外,日常飲食攝取充足的營養,擁有強健的身體,才能有效對抗癌細胞。以下飲食重點,包含遠離癌症的11個原則、防癌8類食物等,提供給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8/ 12
第 8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