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7
郭美懿整理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被診斷出肺腺癌後積極抗癌,但去年12月透露癌症復發,且已轉移到肝臟與骨盆腔,之後發現是更凶猛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擴散至多個器官,病況跳至第4期,就連跨年也只能在醫院度過。對於疾病,陳文茜淡然面對、態度隨緣,自述「那不是堅強,而是體悟」——每個人最終都會被疾病打敗,只是何時什麼方式?不過她畢竟是學法律出身,因此仍存在一些理性,想在人生劃下句點前預立遺囑,為視若孩子的寵物狗安排好去處,也想將遺產留給想捐贈的單位。只是看到預立遺囑的繁冗規定,她差點沒昏倒,直呼「活人都可以被整暈!」
閱讀更多
2025-01-07
洪永祥 醫師
試著想像有一天,你被壞朋友惡整,在整個睡眠8小時的過程中,睡得正熟時,每隔2小時就被他故意搖醒,強迫你下床去尿尿再回來睡。好不容易又入睡了,2小時後又被搖醒,一整個晚上就這樣被搖醒3、4次,整個睡眠被切成了4、5段,相信隔天一定會嚴重疲勞、頭昏、腦霧、工作能量低、情緒低落!被這樣惡整一天忍一下還好,如果被這樣連續惡整數十年,一直被惡意搖醒,你的情緒跟身體能承受得住嗎?台灣40歲以上的成年人,有將近4成的人,每天都被這個尿尿的壞朋友惡整,睡眠中斷苦不堪言。
閱讀更多
2025-01-06
周依潔 律師
多數的父母,在打拼一輩子後,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我的財產是生前贈與給子女好?還是過世後再給子女繼承好?
閱讀更多
2025-01-06
照護線上
「有個BMI高達36 kg/m2的患者,因為陸續出現多種肥胖併發症,於是決心減重。」竹北|台中上杉診所肝膽腸胃科許柏格醫師表示,「他曾經嘗試用飲食、運動、藥物來減重,但效果都不理想。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胃內水球手術。」
閱讀更多
2025-01-04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每到歲末年初,各大公司行號都會贈送年曆、桌曆等商品來宣傳,而這類的物品也成為搶手貨。有網友就好奇現在還有人會用桌曆嗎?拿桌曆的樣式是否可以判斷出年紀?貼文引起不少討論,多數人認為桌曆方便且實用。
閱讀更多
2025-01-03
阿步(浪漫巡山員)
很多人都對我說:「你可以選擇不要管,你也可以善盡勸導的責任就好。」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這篇文章的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慚愧〉,靈感是來自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裡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生而為人,我很慚愧」這句話很沉重,但卻很貼切地表達我心裡的感受。為什麼呢?這是我對於之前北得拉曼封山的感觸。
閱讀更多
2025-01-02
樂透人生─吳家揚
編按:許多人夢想退休生活,也早早儲備退休金,但意外的支出卻可能打壞你全盤計畫!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東京一名71歲老翁,過去曾擔任一家中小企業高階主管,他熬了40年、在65歲退休,存了超過7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62萬元),每月還有25萬日圓(約新台幣5.2萬元)年金可領。為了犒賞自己,他帶著太太搭商務艙、住高級飯店旅行,外食頻率也增加,每次跟親友聚會更是大方請客,讓存款大幅縮水。但6年後,他的高齡老母突然病倒,長照費用與居家照護所 需要 的房屋修繕,又花了數百萬日圓。沒想到,晚婚的兒子突然迎來生子喜訊,升格爺爺的他不但給了一筆祝賀金,還資助兒子一家換房。原本充裕的存款就在6年內瞬間見底,剩不到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9萬元),讓老翁後悔不已。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台灣也時有所聞,理財專家認為,給辛苦工作的自己一些獎勵並非壞事,但必須「適可而止」,更要慎防周邊的人有意無意的財務倚賴。特別是退休後,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支出,因此必須制訂「周全的財務計畫」。但,究竟何謂周全的計畫呢?作者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他又是怎麼規劃的?
閱讀更多
2024-12-31
宋默
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公生明者,不敝於私也;誠生明者,不雜以偽也;從容生明者,不淆於惑也。────弘一法師《格言別錄》
閱讀更多
2024-12-31
郭美懿整理
據內政部最新「戶口統計資料分析」,截至2024年8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若成長速度不變,預估明年就會來到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儘管如此,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興起,過去被視為「高齡」的60歲世代,無論是體力或外表都跳脫傳統「阿公阿嬤」或「阿伯大嬸」印象,甚至多數都自認只是「中年人」。在65歲以上國民占總人口29.1%的日本,近日就有一項有趣調查——有43.3%的高齡者不願慶祝「敬老日」,受訪者普遍表示「我還沒那麼老」,其次則是覺得「慶祝敬老日,讓我感覺自己老了!」
閱讀更多
21/ 30
第 2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