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盧燕俐
「燕俐老師,我有聽你的話,定期定額買ETF,但是我覺得0050太貴了,淨值居然已經超過100,不像0056淨值還不到30,看起來更具漲相!」2020年夏天,一位年輕小資族在理財論壇結束後,特別留下來跟我聊聊他的心得。但是,我忍不住直搗問題的核心,「既然採取的是定期定額,又不是單筆買,就不必在乎淨值高低,反正每月投入的金額都一樣,應該在乎的是,到底0050還是0056,哪一檔才能長期創造更好的報酬率。」
閱讀更多
2022-03-11
照護線上
編按:47歲台語歌手葉勝欽驚傳因骨髓癌(多發性骨髓瘤)離世,他1993年從《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校園組冠軍出道,發行過多張專輯,也在冠軍夢想台做節目。2020年葉勝欽發現罹癌後,淡出螢光幕專心治療,未料抗癌1年多仍在2月底病逝。據《蘋果新聞網》報導,葉勝欽前年因骨盆、膝蓋會痛,而到醫院檢查,就醫後發現有腫瘤,只能先做化療。好友馬妞受訪時透露,葉勝欽在化療期間仍對人生充滿希望,持續寫歌創作,希望化療結束後好好在事業上衝刺。馬妞感嘆地說:「各行各業、世界都不要再紛擾了,他1個生病的人,都想要積極活下來,他努力化療,只可惜,老天沒給他時間,真的要把握當下。」葉勝欽個性低調,但在演藝圈擁有不少好友,金曲台語歌王翁立友就是在葉勝欽鼓勵下回到台北重闖歌壇,不但借住在他家,兩個大男人更是共擠一張床,直到30歲翁立友靠著《我問天》、《堅持》等經典歌曲闖出知名度,兄弟感情深厚。曾與葉勝欽合唱《牽手》的曾雅蘭,也在臉書哀悼,回憶葉勝欽對歌唱充滿熱愛,工作期間沒聽過他喊過累,甚至體貼提醒曾雅蘭要找空檔休息。相信葉勝欽會是天堂裡最帥氣的天使,持續創作著、唱著最好聽的歌。葉勝欽確診前透露骨盆、膝蓋會痛,一般以為會是骨癌,其實骨髓癌(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惡性腫瘤,貧血、筋骨痠痛、扭傷都是前兆之一。究竟甚麼是骨髓癌(多發性骨髓瘤)呢?(原發文時間為20220107,更新時間為2022/3/11)
閱讀更多
2022-03-10
洪姍溆
在這個時代,無論在餐廳或自己家,到處充斥著高卡路里的食物,一不小心就會吃太多。要減重,必須注意飲食不要精緻化。我們要規劃並重新檢討生活習慣,特別是經過與專業減重規畫師討論過後所做的調整與改變,更能落實減重計畫的成果。
閱讀更多
2022-03-04
阿福の投資馬拉松
編按:阿福の投資馬拉松,抱持「配速持股法」,股價不漲時領股息(定存股),股價大漲時獲利極大化(成長股),5年達成月領10萬,提早達到財富自由。
閱讀更多
2022-03-04
雨果
從2007 年到2017 年的整整十年時間,我用了許多投資理財書中介紹的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投資方法,從不曾有過一年獲利超過20% 的績效。與股市同好在閒聊投資經驗與想法時,發覺很多人也都有相同的經驗,或許某幾年在股市大賺幾十萬元,但又會在某幾年全部賠光,在長達十幾年的投資生涯中根本沒有真正獲利,這還是相對較好的情況,有好幾個朋友是投資十幾年虧損了好幾百萬元,反倒是在房地產投資賺進好幾百萬元。我們的投資方式都差不多,只是選股方式與投資標的不一樣,但結果似乎都一樣,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股票市場做白工。
閱讀更多
2022-03-02
林靜芸
許董經營建設公司多年,在全台各處推出不少建案。他蓋的房子品質普遍不佳,常常在交屋後,被發現問題很多,但是由於廣告做得很大,強力促銷下,房屋的銷售成績很好。不過也因此,常被屋主一狀告上法院,給他帶來很大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22-02-24
阿福の投資馬拉松
編按:阿福の投資馬拉松,用這套「配速持股法」,股價不漲時領股息(定存股),股價大漲時獲利極大化(成長股),5年達成月領10萬,提早達到財富自由。方格子投資理財專欄作家阿福,本名詹英哲,曾是IBM的專案經理,股市經歷長達25年,但前18年總是賠很大、賺很小。他發現,自己總在指數不斷創新高時,瘋狂追價,怕太晚就搶不到,等到市場崩盤,所有股票都變得很便宜時,手中卻沒剩多少現金可以進場。直到2016年,他參加了個人的第8次全程馬拉松(臺北馬拉松),當時的贊助廠商愛迪達,在這場賽事中提供了配速員服務(就是領跑員)。阿福發現,配速員的跑步是有策略的,他們知道何時該加快速度累積里程,何時該放緩穩定氣息,而不是一直往前衝。整個過程,如果能跟配速員一起穩穩跑,就能準時到達終點。阿福體會到,這種引領跑者跑完全程的「配速策略」,非常適用於股市的長期投資。於是他發展出阿福式的「配速持股法」:股價被高估時保留現金,減速少買或是根本不要買,等到股價被低估時,加速買進,再跟「股市裡的配速員」比績效,績效好就保留,不好就換掉。這套方法讓他在短短5年內,達成月領10萬,實踐提早退休的財富自由夢想。
閱讀更多
2022-02-23
NOW健康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的問題,使得失智症議題備受關注!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估計,2019年全球有超過5,000萬名失智症者,至2050年將增至1億5,200萬名失智症者。目前,台灣估計有超過27萬失智人口, 預估 未來平均每年將增加1萬人。一旦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將造成家庭沉重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22-02-16
梁任瑋
觀光業持續低迷,尚未看到復甦時間點,曾在全台各大景點展店的綺麗珊瑚,除了賣樓求生,也靠經營觀光工廠、洗衣廠度小月,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2-02-09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某個周末,我為了宣傳新書《ETF實戰週記》,在出版社安排下到高雄辦新書分享會。我在高鐵上決定利用工作空檔,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上,幫好友胡川安的「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募款。該基金會成立宗旨是在照顧喜憨兒,目前共收容了好幾百位。近年許多憨兒因逐漸年老,常有被家人棄養的情形,為此他們特地成立了一個「憨樂生活村」,為這些重癱憨兒建一個終身之家。這是一條漫長之路,如何籌措經費來源,成了當務之急。
閱讀更多
14/ 27
第 14頁,共 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