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夏韻芬
對於很多父母親,喜歡在退休前買房子、買保險送給孩子,但是卻又說「我只幫你們繳費到現在,之後,你們自己繳」,這種帶有負債的禮物還是不送為好。
閱讀更多
2020-12-29
夏韻芬
財經節目主持人夏韻芬提及在大多數人都在討論退休到底要多少錢,通常都只由生活支出計算,其實要先考慮的是你忽略的5大風險。
閱讀更多
2020-12-10
李易紓
「癌王」胰臟癌好發於50-60歲中年族群,除非癌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到了晚期出現背痛、上腹痛等症狀,也常會以為是其他病症到其他科別求診,最後體重減輕、癌末症狀浮現才就醫,導致許多患者診斷時間較晚。
閱讀更多
2020-11-23
股海老牛
面對疫情影響,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美國聯準會為了挽救經濟,2020年3月降息(按:降低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並相應調整貼現率)1.5%,台灣央行也降息0.25%。
閱讀更多
2020-11-20
王姵文(黑媽)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檢視現在的收支、整頓過去的債務,也提到要適時增加收入能力,接下來就要開始累積未來籌碼。
閱讀更多
2020-11-17
詹宗霖
透過2020年Q3財報,以及過去3年平均配息率加上4個篩網,整理出17檔高配息、高殖利率清單。
閱讀更多
2020-10-29
劉煥彥
台灣正步上日本後塵,逐漸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預期65歲以上人口將在2025年達到總人口20%,因為失能而需要照顧的人口更可能在2026年突破100萬人,使得人口老年化從單純的社會問題,儼然成為國家安全問題。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莊曜宇認為,台灣處理老年化問題,不能單靠節節增加的社會福利支出,「一定要讓長照產業化」。工研院這幾年針對長照產業痛點,已整合院內十幾項技術,提出多項解決方案,並建立名為「銀髮聚寶盆」的內部實驗場域,也攜手數十家產官學單位,成立智慧長照大聯盟,扮演跨領域的整合交流平台,盼催生可行的商業化長照服務或產品。
閱讀更多
2020-09-09
林心怡
擅長「放長線、釣大魚」的王順興,征戰股海多年來,以研究傳產股著稱。他總是習慣從股價50元以下的傳產族群當中,挑出物美價廉的好股票。即使今年(2020)以來科技股活蹦亂跳,但鍾情傳產股的他,除了持續緊抱20元附近入手的錢櫃之外,也因為看好綠電趨勢而低接亞力、華城等,整體績效依舊亮眼。
閱讀更多
2020-07-29
今周特刊
由於退休後的銀髮族並沒有固定的薪資收入,根據統計國人最愛的理財工具為具備穩定配息的商品,可透過月配息或季配息,提供不間斷的現金收入,搭配多檔不同配息時點的理財商品組合,不但能滿足不同資金規畫投資人的需求,也提高每年的收息次數,為銀髮族規畫安全無虞的財富配置。
閱讀更多
2020-07-27
李豐 醫師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李豐醫師,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返回台灣後,曾任教台大醫學院及擔任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
閱讀更多
19/ 27
第 19頁,共 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