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林芷揚
一名年約65歲的男子,五、六年來做健檢都沒有異常,只有紅血球指數有升高趨勢,但因沒有任何症狀,始終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出現輕微發燒、虛弱、肌肉痠痛等症狀就醫,才發現脾臟腫大,進一步診斷發現是「骨髓纖維化」。
閱讀更多
2018-05-28
林芷揚
疾管署「及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監測的180家醫療院所通報的急診就醫資料顯示,今年五月截至今日為止,已有310人次因熱傷害送急診,包含中暑、熱暈厥、中熱衰竭等,遠遠高出去年同期的160人次!
閱讀更多
2018-05-17
盧郁安
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台東縣大武測站今(17日)中午飆出37.9度高溫,台北上午也出現36度高溫,創下今年最高溫紀錄,其中大武更創13年來同期新高紀錄。
閱讀更多
2018-03-30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每天吃東西的份量多寡,跟壽命長短有關係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將餐盤上的食物減少一點、熱量降低一點,將會是長壽的關鍵因素,研究刊登在《細胞代謝雜誌》(Cell Metabolism)。
閱讀更多
2018-03-19
林芷揚
家住台中的75歲許老太太,原本身體硬朗,沒有高血壓也沒有糖尿病,但偶爾會喝自泡藥酒。去年七、八月時,她因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是嚴重的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同時也因為貧血、解黑便而診斷出大腸癌第二期,整體病況相當棘手!
閱讀更多
2018-02-06
廖元鈴 圖片來源:達志
時序逐漸轉秋冬,不少民眾趁著天氣逐漸轉涼之際,全家老少一同到台灣各地著名溫泉景點泡湯,藉此解放身心靈,但泡湯其實限制多,到底有哪些眉眉角角要注意?
閱讀更多
2018-02-02
林芷揚
北部近期雨勢綿綿不絕,氣溫又驟降,氣象專家點出跨年夜,可能會是入冬後冷空氣最強的一波,民眾一定要做好防寒準備!從穿衣、洗澡、飲食到作息等6個保暖重點,一次解析,確保在這個感覺很冷的冬天,能健康平安。
閱讀更多
2017-12-08
華人健康網
俗話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但如何判斷肝好不好呢?除了透過血液和超音波等生理檢查之外,國人習慣把臉色黯沉程度、體力和疲勞狀態當作參考,但您知道嗎?傳統中醫發現,「手掌」也掌握了不少肝臟的健康密碼。快跟著中醫師來學看「手相」吧!
閱讀更多
2017-11-16
遠流出版
為了保持生活過得青春、有活力,必須注意擁有健康的腸道環境、充分的骨質、年輕的心情和適當的運動量等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是否擁有充沛的生命力?多巴胺負責提高生命力和幹勁,大腦如果多巴胺足夠,就會有想做什麼事的衝動;不足的話,就會提不起勁。
閱讀更多
22/ 25
第 22頁,共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