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6
游敬倫
家人疑惑的是,老先生只是在浴室滑了一下,輕輕坐倒而已,而且第一天尚且能站,怎麼就斷了呢?
閱讀更多
2021-03-05
照護線上
人類是直立行走的物種, 髖關節 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球狀的股骨頭裝在碗狀的髖臼裡,讓 髖關節 能夠達到相當大的活動度。因為 髖關節 需要負載全身體重,承受很大的壓力,倘若 髖關節 受損、活動角度受限,將讓患者連站立、坐下都出現問題,對生活品質造成極大衝擊。
閱讀更多
2021-02-20
照護線上
髖關節 是人體最大關節,活動度很大,當 髖關節 受損時,行動會受到限制,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洪誌鴻醫師指出, 髖關節 受損時,最常見的表現是活動角度會受限且沒辦法負重。
閱讀更多
2021-02-0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連小姐腰椎長骨刺,時常左腿痛麻,嚴重時需要臥床休息,試過復健、服藥和其他民俗療法,只能暫時舒緩疼痛,不舒服感依舊存在。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從氣血角度說明「痛則不通」,哪裡痛就表示那個地方氣血不暢通,特別是久坐少動的人,肌肉一定經常緊繃僵硬又痠痛,再加上習慣吹冷氣、喝冷飲,又讓寒氣入侵,日積月累導致身體氣血循環不良,腰部以下就很容易出現反覆發作的疼痛。
閱讀更多
2020-06-15
林靜芸醫師
陳先生66歲的時候,太太過世,兩個出嫁的女兒很孝順,輪流接他去住。女兒煮他喜歡吃的食物,陪他聊天,替他安排活動。陳先生卻整天悶悶不樂,女兒以為他得了憂鬱症,加倍關心。陳先生沒有食欲,沒有活力,一天比一天衰弱。女兒帶他去醫院看病,陳先生在候診室遇見同鄉,聊到故鄉的媽祖廟,廟前的扁食、肉丸、鳳梨冰。陳先生突然醒悟自己欠的是鄉下的陽光、空氣以及味道。他搬回故居,自己獨立照顧自己。臉曬黑,人變瘦,卻尋回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5-20
林芷揚
民眾愈來愈重視骨質疏鬆的問題,坊間也流行以「龜鹿二仙膠」補筋骨,但市面上價格差異大、品質參差不齊,甚至有假貨流通。衛福部彰化醫院啟動中西醫合作,經西醫檢測為骨鬆且有意願接受中醫治療者,轉介至中醫門診,以健保給付的方式接受龜鹿二仙膠濃縮丸治療,多數患者服用3個月後抽血檢測,骨質流失的情況都有所減緩。
閱讀更多
2020-03-09
邱子瑜
消沉,以年為計。不知道如何治療,四處求醫未果,不知道身體怎麼會變這樣,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連好好坐著上廁所都無法的日子,實在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也欠缺人生計畫,心情總是起起伏伏的。通常在太難過、感到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到台北的龍山寺去跟菩薩說說話。
閱讀更多
2020-01-17
江坤俊
肌肉缺少症是年長者的隱形殺手,有肌少症的老人日常生活常常會受到限制,久了就會有心肺疾病。因為不愛活動,憂鬱症的發生率也會提高,更可怕的是,因為肌肉無力,老人家常會跌倒,萬一同時有骨質疏鬆,骨折的機會就很高,特別是 髖關節 ,一旦骨折,一年的死亡率就有20%。
閱讀更多
2019-11-30
林芷揚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國健署調查發現,50歲以上民眾逾70%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疾病,因此許多民眾天天量血壓、測血糖,擔心三高找上門。但專家提醒,除了注高之外,更要重視骨質疏鬆問題,因台灣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25%,僅次於高血壓27%,更高於高血脂17%、高血糖7%,等於每4人就有一人骨質疏鬆。
閱讀更多
4/ 7
第 4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