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急症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48

「急診1小時送來3個腦出血病患」!低溫是心血管病患最大殺手…醫曝:這「2時段」最危險

tCol 2023-12-21

郭美懿

「急診1小時送來3個腦出血病患」!低溫是心血管病患最大殺手…醫曝:這「2時段」最危險

入冬最強冷氣團襲台,北部今晨低溫僅9度,但中央氣象局預報會越晚越冷,新北、基隆及新竹局部地區更有6度以下低溫發生的機率。天氣急凍易誘發心臟病、急性中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表示,光是週二(12/19)短短1個多小時,就送來3個腦出血患者,示警未來幾天氣溫持續下探,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就醫人數,「應該也是會直線上升」!其實受輻射冷卻效應及冬季晝短夜長影響,「清晨5~6點」及「晚上8~9點」是最容易引發血管收縮、血壓變化的危險時段。國健署提醒,如果習慣晨運,建議低溫時期晚點出門,並注意自身保暖,以漸層式穿著隨溫度變化穿脫,維持體溫穩定。而且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適度補充溫熱開水,增加身體血液的流動性,最好結伴運動,相互照應。

閱讀更多

耳朵會癢,竟是皮蛇當心影響聽力!醫師:預防帶狀疱疹5方法,降低病毒發作風險

tCol 2023-01-06

照護線上

耳朵會癢,竟是皮蛇當心影響聽力!醫師:預防帶狀疱疹5方法,降低病毒發作風險

「醫師,這幾天我的耳朵會癢,結果抓一抓就有水流出來。」80歲的老爺爺指著耳朵抱怨。「噢,這是帶狀疱疹。」醫師仔細看了病灶,慎重地說,「帶狀疱疹長在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一定要趕快治療喔!」使用口服抗病毒後,老爺爺的水泡仍持續增加,且出現顏面神經麻痺,臉歪一邊的狀況,趕緊安排住院接受針劑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才順利控制住病情。力安妥診所院長蔡詩力醫師指出,令老爺爺持續困擾的是疱疹後神經痛,三不五時顏面會感到抽痛,左側臉部的肌肉也經常抽搐,影響表情。

閱讀更多

80歲阿伯下肢冰冷痛整天,竟是急性「腳中風」險截肢!這些症狀出現快送醫,注意膚色和溫度

tCol 2022-12-16

郭美懿

80歲阿伯下肢冰冷痛整天,竟是急性「腳中風」險截肢!這些症狀出現快送醫,注意膚色和溫度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AOD)」,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閱讀更多

疫情後商機重啟,長庚產學合作中心助台灣生醫業者再展市場契機

tCol 2022-11-11

數位內容部

疫情後商機重啟,長庚產學合作中心助台灣生醫業者再展市場契機

為因應新冠病毒疫情後,國內外生技醫療市場產生的新需求,長庚醫院今(11)日舉辦「2022年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智慧醫材技術廠商交流媒合會」,以「智慧醫材」及「創新醫材」為主軸,展出由長庚自主開發,具遠距偵測、降低治療侵襲性或縮短療程等功能的16項實用專利技術,並集結技術驗證所需之「臨床試驗」資源介紹,以及過去技術移轉開發成功之案例介紹,邀集國內生醫及資通訊業者參與探討,如何成功將上述軟硬體技術量產後導入國內外臨床領域使用,提升國內外民眾的健康福祉,同時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國際市場,達成長庚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使命。

閱讀更多

確診康復卻得「長新冠」,女老師看到樓梯就崩潰!中醫分4類型用藥,食補調理重拾肺活量

tCol 2022-06-15

郭美懿

確診康復卻得「長新冠」,女老師看到樓梯就崩潰!中醫分4類型用藥,食補調理重拾肺活量

台中一位35歲女老師3個月前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卻留下疲倦後遺症。不但爬樓梯感覺吃力,就連授課也不若過去有活力,講個10、20分鐘就「凍未條」,只好趕緊求助中醫,經中藥搭配食療調理後已恢復7~8成肺活量,無須使用「小蜜蜂」講課。

閱讀更多

新冠肺炎快篩陽性=確診》哪些情況要PCR?喘胸悶...緊急症狀需就醫?誰要領藥哪裡領?8大QA秒懂

tCol 2022-05-27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快篩陽性=確診》哪些情況要PCR?喘胸悶...緊急症狀需就醫?誰要領藥哪裡領?8大QA秒懂

「快篩陽等同確診」5月26日起上路,快篩陽性民眾未來經醫師評估診斷確診後,將不須出門PCR採檢。圖為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辛勤的醫護與民眾「並肩戰疫」。本土新冠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滾動式調整相關防疫政策。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也宣布「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將在26日正式上路,《聯合新聞網》為讀者整理系列問答,讓你一看就懂。

閱讀更多

居隔3+4再放寬,取消第3天快篩…侯友宜盼「以篩代隔」可行嗎?5月單日破萬例?陳時中回應了

tCol 2022-04-26

翁申霖

居隔3+4再放寬,取消第3天快篩…侯友宜盼「以篩代隔」可行嗎?5月單日破萬例?陳時中回應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63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295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22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閱讀更多

開會中不適,京城建設老總猝逝享壽68歲/又是主動脈剝離!醫:刀割般胸痛7症狀,立刻送醫

tCol 2022-03-03

李易紓

開會中不適,京城建設老總猝逝享壽68歲/又是主動脈剝離!醫:刀割般胸痛7症狀,立刻送醫

急性主動脈剝離,接連奪走包括藝人小鬼黃鴻升等人性命,安南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說明,此病大多好發在50-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1成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

閱讀更多

新一波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下探10度!慎防中風年輕化,保暖防寒大補帖

tCol 2022-02-22

林芷揚

新一波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下探10度!慎防中風年輕化,保暖防寒大補帖

編按:又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將下探10度!近日因氣溫下降誘發中風、心血管和腸胃道等急重症患者也急遽增加。尤其中風患者有年輕化現象,熬夜滑手機、作息不正常、天候變化未注意補充足夠水分,都會埋下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屏基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提醒,民眾應注意溫度變化加強保暖,不要在最低溫的清晨外出運動、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心血管壓力引發急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