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網路

顯示第 2312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爬樓梯能降低心臟病風險!研究:每天爬X層以上有幫助

tCol 2023-11-27

NOW健康

爬樓梯能降低心臟病風險!研究:每天爬X層以上有幫助

不少人都聽過每天走1萬步對心臟健康有益,實際上,可能不需要走到1萬步這麼多就有效,最近1項研究發現,每天爬超過5層以上樓梯,可以顯著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研究團隊評估了爬樓梯的強度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每天爬超過5層樓的高度,可將罹病風險降低20%,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動脈硬化期刊》(Atherosclerosis)。

閱讀更多

蔡詩萍聊96歲公務員老父親:冬天一到,扛著被子到台大宿舍來…女兒長大才懂「當年爸爸的孤獨」

tCol 2023-11-25

李四端, 台灣優視媒體

蔡詩萍聊96歲公務員老父親:冬天一到,扛著被子到台大宿舍來…女兒長大才懂「當年爸爸的孤獨」

蔡詩萍: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留言說:你真的好幸福喔,你爸媽都還在,而且你到這年紀了,你爸媽都還在。我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還好啊,因為我們太習慣了,可是看了幾次不同的人這樣講,突然間覺得滿有道理的。有一些讀者互動,我聽到最感傷的是,很多人說他看這書之後就非常想念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父親可能走很久了。我才突然發現到出書的時候,我爸爸還在,我還可以把書拿回去給他,雖然他已經很疲累了,不一定能看書,可是我爸還會這樣子翻翻書,我弟弟當場拍下一張照片。你看一個90幾歲的老先生翻兒子寫他的書,你曉得這種感覺就很溫暖。

閱讀更多

8旬嬤腎結石引起腎水腫!採1療法碎石防泌尿道反覆感染

tCol 2023-11-24

NOW健康

8旬嬤腎結石引起腎水腫!採1療法碎石防泌尿道反覆感染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有腎結石的問題,男性發生率大於女性,如果每日喝水量不足,以致排尿量減少、尿液過於濃稠,易使結石卡在泌尿道,輕則腰酸背痛,嚴重恐合併感染、血尿等,甚至有些結石長期阻塞沒有痛感,卻對腎臟造成損傷,進而釀成嚴重的併發症。

閱讀更多

癌症腫瘤進展多變複雜!中醫分階段治療朝向不復發體質

tCol 2023-11-24

NOW健康

癌症腫瘤進展多變複雜!中醫分階段治療朝向不復發體質

許多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有助抑制惡性腫瘤生長或轉移,目前不少大醫院採用中西醫合併療程,幫助癌症患者接受西醫治療的同時,讓中醫介入輔助癌症治療,以中醫藥做症狀療法、營養療法,提升患者自體免疫力,並降低副作用所帶來的痛苦。

閱讀更多

李登輝家族投資「澳豐」遭詐5.5億元!李安妮嘗甜頭拉家人一起來…專家教這樣「把關不被騙」

tCol 2023-11-23

郭美懿整理

李登輝家族投資「澳豐」遭詐5.5億元!李安妮嘗甜頭拉家人一起來…專家教這樣「把關不被騙」

具千億資金規模、涉嫌違法境外吸金的「澳豐基金」於今年5月宣告倒閉,高達1.3萬名投資人損失慘重。先前房產Youtuber安娜在頻道「安娜馭房術」自曝600萬嫁妝被騙光,昨再傳出前總統李登輝家族、萬海陳柏廷家族、DHC台灣公司,以及蘇有朋、洪曉蕾等藝人也是受災戶,其中李登輝家族遭詐金額高達5.5億元,堪稱「最慘受災戶」!

閱讀更多

跑步可望改善憂鬱症狀?研究:效果與抗憂鬱藥物一致

tCol 2023-11-23

NOW健康

跑步可望改善憂鬱症狀?研究:效果與抗憂鬱藥物一致

近來有1項研究發現,進行規律運動,對於提升心理健康相當有益,並將運動治療與抗憂鬱藥物在焦慮和憂鬱症治療中進行比較,結果發現2種治療方法的結果同樣有效。

閱讀更多

紅豆湯僅排第7!公開15款甜湯熱量,這款竟是熱量殺手

tCol 2023-11-22

NOW健康

紅豆湯僅排第7!公開15款甜湯熱量,這款竟是熱量殺手

雖然冬天還沒到,但由於最近氣溫轉涼,許多人都會喝來碗熱甜湯暖胃,雖然甜滋滋的味道讓人難以抗拒,但仍須小心喝太多可能會帶來甜蜜的負擔,裡面所加的精製糖,更是熱量殺手。高敏敏營養師將提供你市面上常見的15款甜湯熱量,並告訴你在購買甜湯前應該注意的事項,讓你吃的安心又健康。

閱讀更多

更年期不適多吃含硒食物!這類人營養點滴補充精準吸收

tCol 2023-11-21

NOW健康

更年期不適多吃含硒食物!這類人營養點滴補充精準吸收

更年期是男女人生過程必經階段,體內荷爾蒙分泌開始逐漸減少,同時也容易導致身心理引發其他不適,除了評估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必要性,也可透過適當補充正確的營養素以改善症狀。其中,微量元素「硒」與身體抗氧化力息息相關,適當補充足夠的硒能改善疲勞、延緩骨質流失、調節甲狀腺及提升代謝力等,有助緩解更年期不適。

閱讀更多

50歲以後,運用「全景模式」,對人多些包容!看人,我選擇「以上皆是」

tCol 2023-11-20

劉秀枝

50歲以後,運用「全景模式」,對人多些包容!看人,我選擇「以上皆是」

年過七十後,我開始收到LINE群組傳來某某同學病故或告別式的訊息,不免也想:什麼時候會輪到我?讀醫學院時,完全不曾、也不可能預測哪位同學會先往生,因為年輕的生命力那麼旺盛,誰會想到老啊!

閱讀更多

老母照顧失智父力不從心,連外籍看護也喊吃不消…這招解「老老照護」困境:接力照顧更放心

tCol 2023-11-17

優照護

老母照顧失智父力不從心,連外籍看護也喊吃不消…這招解「老老照護」困境:接力照顧更放心

秋傑是家中獨子,從小就備受父母寵愛,讓他受最好的教育,並且出國深造。但他並沒有因為這份「寵」,就忘了父母的辛勞,即便留學回國找到高薪的工作,也堅持每兩三天就回老家探視父母。如今,他更體會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因為父親近年失智需要人照顧,而他身為獨子,父母除了他還能依靠誰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