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郭美懿整理
據內政部最新「戶口統計資料分析」,截至2024年8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若成長速度不變,預估明年就會來到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儘管如此,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興起,過去被視為「高齡」的60歲世代,無論是體力或外表都跳脫傳統「阿公阿嬤」或「阿伯大嬸」印象,甚至多數都自認只是「中年人」。在65歲以上國民占總人口29.1%的日本,近日就有一項有趣調查——有43.3%的高齡者不願慶祝「敬老日」,受訪者普遍表示「我還沒那麼老」,其次則是覺得「慶祝敬老日,讓我感覺自己老了!」
閱讀更多
2024-12-30
宋默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弘一法師《格言別錄》
閱讀更多
2024-12-27
郭美懿整理
聽到至親離世噩耗,即使人在國外也會想辦法返家奔喪!但彰化卻有一名人子,在父親臨終時仍在新加坡遊玩,一路玩到父親頭七前1天才返家;反觀老翁與前妻所生的女兒,一得知父親病危就從台東趕到彰化照顧,之後又協助處理父親後事。雖然父親生前曾說要將4筆土地、2間房全給兒子繼承,但眼見弟弟遲遲未歸,原本無意爭產的姊姊決定告上法院。而弟弟則提出父親在電腦上繕打的遺囑,並聯合姑姑、伯父作證指姊姊「不孝」,仍遭法官打臉,認為不足證明姊姊喪失繼承權,判姊弟平分遺產。
閱讀更多
2024-12-25
史蒂文.巴列特
不同的市場將對你的技能賦予不同價値。比起你的技能較司空見慣的產業,若雇主或客戶認為你的專業能力很罕見或獨特時,他們會願意支付更高費用。關鍵在於情境——你可以向不同產業提供相同的技能,藉此大幅提升潛在收入。
閱讀更多
2024-12-25
丁菱娟
在一場晚宴中,聚集了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包括企業CEO、網紅以及大學教授,大家討論起關於社交媒體的未來發展及其對商業的影響。隨著氣氛輕鬆愉快,大家開始自由交談。一位教授提到一個有趣又引人深思的話題,他說:「如果你見到一位50幾歲的女性看起來像30幾歲,那你一定要尊重她,這樣的女人絕不是等閒之輩。」
閱讀更多
2024-12-20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海洋汙染日益嚴重,民眾攝取魚油小心吃進大量重金屬!家醫科醫師周益田表示,魚油主要製作原料是海洋中的魚類,嚴重汙染問題使海洋變成垃圾場,導致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深海魚體內可能殘留有毒致癌物,他建議選購小型魚製成的魚油比較安全;且要經過超臨界萃取淨化技術去除汙染物,較無食安疑慮;同時產品有逐批檢驗、逐批公告,才不會愈吃愈毒,傷害到健康。
閱讀更多
2024-12-16
今井 孝
編按:你是否曾羨慕那些年收入百萬甚至千萬的人,覺得他們一定有什麼天賦或背景?其實,你我都有機會創造財富,關鍵在於你是否擁有正確的金錢觀。作者今井孝是幫助超過3萬人獲得成功的企業顧問,帶領許多客戶從固定收入走向財富自由,他們在學習了正確的金錢觀後,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庭主婦從事收納顧問,年收入超過3千萬日圓(約合台幣633萬)第一次見到I女士時,她說自己只是「極其平凡的家庭主婦」,事實上,當時她已經考取了收納師證照,並且經營了一個自己的部落格。如今她每年都指導近百名學生,傳授收納技巧。• 30多歲普通上班族到月入百萬日圓(約合台幣21萬)的技術專家U先生以前總是把「自己沒有專長」掛在嘴邊:「我只不過是個系統工程師罷了。」當時他經歷了憂鬱症,剛擺脫繭居在家的狀態,而現在他從事自由接案的技術支援事業,靠副業月入百萬日圓,後來自己接案創業,年收入一千萬日圓,而且幾乎都是淨利。請大家放心!創造財富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才能或技術,就算沒有專長也不要緊。有人原本是派遣員工(現為外商企業員工),副業從事營業額數十萬日圓的英語家教;有人是上班族身兼作家,創造一千萬日圓的年收入;有人原為教師,但在不同地方傳授腦科學知識,一年就多了兩千萬日圓的收入……每個人都獲得了豐饒的成果。無論想要副業斜槓、辭職創業、賺取更多收入,都必須先瞭解「無法創造財富的人的7個思考盲點」,才能突破自我,實現財富自由!
閱讀更多
2024-12-16
卓良珍
認知功能是一個人表現知覺感受的心智狀態,像是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解決問題與表達的能力等。認知功能的改變會受個人腦神經功能、身心健康狀態,以及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或社會心理壓力的刺激之適應力所影響(Birren & Birren, 1990)。
閱讀更多
2024-12-13
史蒂文.巴列特
技能就是應用知識。越能擴展和應用你的知識,便能在世上創造越多價値。如此一來,所獲得的回報就是:持續拓展的人脈、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聲望。切莫忘了,按照正確順序來裝滿你的五個桶子。
閱讀更多
2024-12-13
金熹暻
長期以來,所有制度與產業都把結婚、組建家庭視為完全成年的唯一方式,並且賦予這件事絕對的價值,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很難想像出新的生活方式。或許也正因如此,若有人不遵循這條單一路徑,往往就會被認定為有某些缺陷或原因。剛開始寫這本書時,一位二十多歲的不婚女性對我說的話似乎就是出於這樣的猜測。她說她對於「獨自生活」到老感到好奇,如果能將其出版成書那就太好了。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