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照護線上
「林太太早,怎麼最近都沒看到林先生出來運動?」在公園走路時,方媽媽熱情地打招呼。「他呀,最近都沒什麼精神、動作很慢。」林太太苦惱地說:「而且他走路都走很小步、走不快,拖拖拉拉的,我就沒邀他出來運動。」「咦…他走路很小步?手會抖嗎?」方媽媽提醒:「如果有的話,要趕快去看醫師。我親戚也有類似的狀況,檢查發現是巴金森症,吃藥之後就有改善。」
閱讀更多
2020-12-10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一份研究發現,攝護腺肥大患者在出現症狀後,平均拖延了23個月才願意或想到要就醫。男性攝護腺肥大,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發生率。據統計,30至40歲男性攝護腺肥大比率約8%;到了50歲,過半男性攝護腺肥大; 70歲 以上更高達8成!
閱讀更多
2020-11-23
李易紓
過年圍爐團聚,可能常會因為吃太多引發胃腸不舒服,甚至產生胃食道逆流。會有這樣的不舒服發生,主要是胃沒有足夠時間能夠排空,胃酸才會被擠回食道。因此,只要胃酸過多、吃太飽,或吃刺激性食物,都可能造成胃沒辦法排空。要如何避免發生呢?醫師說遵守7個生活飲食原則,就能遠離胃食道逆流。
閱讀更多
2020-11-06
林暐鈞
「50歲以後,比理財重要的事,就是用餘生的光輝把握和家人的相處時間,一路玩到掛,破產上天堂!」樂活大叔施昇輝在10月29日《今周刊》主辦的「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中,分享他的樂活觀點,讓全場笑開懷。熱愛看電影的他,用電影來串連其獨到、富有哲理的想法,在熟齡之際,與大家一同啟程,迎接美好第二人生。
閱讀更多
2020-10-29
李易紓
《今周刊》周四(10/29)舉辦第四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知名作家、編劇家小野,分享「心甘情願成為小孩」。明天即將迎接69歲生日的小野老師,笑說自己還不到 70歲 ,其實人生還沒開始,所以現在說他老了,他不願接受也不相信。小野說,自己一生都很幸福、運氣很好,過往做任何事,都是在沒有心理準備就做了,進到很多領域,發生了很奇妙的事情。但他認為,自己人生真正精彩的事情,會是在 70歲 之後發生。以下是小野老師演講摘錄。
閱讀更多
2020-10-29
黃健誠
雖然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但多數人在人生最後20、30年,仍常常面臨疾病之苦,甚至在痛苦中結束一生,為了避免前述窘境,在進入「老後人生」之前,就要有所準備。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總院長張武修今(29)日在《今周刊》主辦的「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中提到,若要抗老,得先從心態調整做起,學習忘記「老」這件事,「不要高齡,而要逆齡。」
閱讀更多
2020-10-22
洪雪珍
首先我得說,現代人都明白長夀的背後指渉了一個現象:「活到老,做到老」。有時跟朋友見面,我都會問他們會工作到幾歲,整理起來大概有3種回答...
閱讀更多
2020-10-19
林芷揚
登上尼泊爾海拔超過4100公尺高山,腳踩皚皚白雪,抬頭望去群山環繞,遠處的魚尾峰閃耀著迷人光彩,流連忘返於眼前的壯麗山景;又或是踏上秘魯馬丘比丘小徑,一步一腳印登上2400公尺的「天空之城」,遙想古印加帝國的輝煌歷史……葉金川的旅行總和別人不一樣,山,是他的不老泉。20歲迷上爬山、60歲前征服台灣百岳,每次出國旅遊都要搭配一座山才過癮!登山健行足跡遍及亞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他,最高紀錄是征服海拔5137公尺的土耳其第一高峰阿拉拉山,為人生留下精彩回憶!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