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7
樂透人生─吳家揚
近期國際金融和國內保險業的亂象,讓不少準備待退族心慌慌,擔心奮鬥大半輩子攢下來預備退休用的老本,會不會莫名其妙地跟著減損,遭受池魚之殃。
閱讀更多
2023-04-13
潮健康 編輯部
用「倒退走」的方式下山或下樓梯,真的有比較不傷膝蓋嗎? 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澄清,事實上倒退走路與減少膝蓋受力之間,以過往的文獻來看皆無顯著關聯性;且倒退走還可能增加跌倒與骨折的風險,若膝蓋沒有不適情況,實是無須特別用倒退走的方式保護關節。
閱讀更多
2023-04-13
林依榕整理
買了一個喜歡的保溫杯,但看到黏在瓶身、底部的貼紙,總是覺得礙眼、想把它撕掉嗎?日本廚具製造商和平freiz(和平フレイズ)近日透露,保溫杯底部的銀色貼紙千萬別撕,因為對於保溫杯而言,這貼紙關係到杯子的壽命以及保溫效果。
閱讀更多
2023-04-07
奧立佛.薩克斯
對於某些新事物,我並不像我阿姨適應得那麼好,或許是因為科技進展帶來的社會變遷實在太快、太大了。我無法習慣看見街上的人們盯著手上的小盒子或把小盒子拿在自己的臉前方,漫不經心地走在車流之中,跟周遭環境毫無連結。
閱讀更多
2023-04-06
游能俊, 黃惠如
編按:為什麼三餐吃得那麼少,那圈肚子還是消不掉?多吃蔬菜、水果,平常還會多走路,腰圍怎麼反而愈來愈寬?明明不愛甜食、不吃消夜、BMI也正常,怎麼就得了糖尿病?醫學證實,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更有600萬人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關鍵就在肚子上的那圈「脂肪」。所謂醣胖,就是攝取過多的醣類,加上長期久坐活動少,導致體內囤積肝糖、體脂肪,致使我們陷入「胰島素阻抗」危機,這可說是慢性病的關鍵密碼。而且,更容易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的,是潛藏在一日三餐中看似無害的「醣類」食物,包括飯、麵、麵包等主食,以及搭配的調味醬料與加工食品,比起可見的糖,例如蛋糕甜食、珍珠奶茶等,更容易讓我們失去警覺。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游能俊醫師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自己也曾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體脂率從30%降到18%,6年來體脂率都維持在20%以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2023-03-25
黃明惠 整理
行動支付越來越普及,但iPhone沒解鎖也會被盜刷?一名國外網友表示,自己的iPhone遭竊後,居然被盜刷9200美金(約28萬元新台幣),雖然他手上也戴著Apple Watch,但因為收訊不好,沒有在第一時間收到訊息通知,讓他驚覺事情非同小可,於是上網分享自己的經歷提醒大家。
閱讀更多
2023-03-24
潮健康/外電編譯
擁有更多金錢,或許真的可以買得到快樂!《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研究指稱,隨著年收入開始超過100,000美元(約307萬台幣),個人的幸福感就會開始穩步上升,且不會有停滯的現象。研究也強調,在「財富自由」前越不感到幸福的人群,獲得財富後的幸福感將比常人更高。
閱讀更多
2023-03-23
安德魯.哈藍
每每我問大家為什麼希望做某件事、買某個東西、達成某種目標、或是協助某個人時,得到的回應確實各有不同──但這僅限於一開始,如果我繼續追問「為什麼」,得到的答案聽起來就都一樣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行動或決定讓自己感到快樂、安全、或無後顧之憂。換句話說,驅動我們的就是生活滿意度。舉個例子吧,想像一下你心目中最無私的行為(純粹出於善意的行為),然後問大家為什麼要這麼做。根據我的經驗,如果我繼續追問「為什麼」,對方可能會開始說:「因為這就是應當做的事啊。」然而,當我追問「這為什麼是應當做的事?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到頭來大家都會說,因為那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全人、活得有目的、或者感到快樂。
閱讀更多
2023-03-15
安德魯.哈藍
編按:這世上有人賺大錢卻破產,也有人賺不多卻堅持行善──太多案例告訴我們,財富不代表自由,更不保證你的人生會成功又出色。 作者深入一般人對投資現實、以及金錢與幸福之間的誤解。你將透過投資的科學,以及發人省思的真實故事,改造你財務自由之路上偏見與不良行為,找到平衡金錢與美好人生的甜蜜點。
閱讀更多
2023-03-14
蔡宜芳
最近小茵在班上常常無緣無故就掉下眼淚。班上同學覺得她不太對勁,就帶著她來找我。但小茵一點也不想來,她覺得輔導室是「問題學生」才來的地方。在諮商室中,小茵常常說著說著就掉淚,甚至大哭。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難過。
閱讀更多
17/ 30
第 1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