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科權威醫師罹癌4千字告白/得攝護腺癌後第一個念頭:以後要讓我的病人更幸福才行!

泌尿科權威醫師罹癌4千字告白/得攝護腺癌後第一個念頭:以後要讓我的病人更幸福才行!

就像策略長張聖原醫師告訴我的:「我們人到了這個年紀,遲早都會得到一種疾病或是癌症,如果有那麼多疾病可以選,我想每位泌尿科醫師一定會選擇攝護腺癌。因為這個病只要早期發現,就可以早期治療而痊癒,比起其他惡性的癌症,攝護腺癌的病情進行緩慢很多,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

 

那一天,我成為癌症病人

 

2020年9月4日下午,一股低氣壓籠罩在我的研究室。電話響起,遠從慈濟大學病理科許永祥主任那頭傳來,在我的檢查報告中,攝護腺癌確診的消息。

 

我說了一聲:「謝謝。」掛上電話,一切似乎靜止了。

 

幾個月來,我預料中的事情終於發生,雖然心裡一直希望這個預感是錯的,但是如今確診的結果,還是把我拉回現實,正視這個問題,而且開始重整未來幾年的工作時間表。我心裡吶喊著:「終於輪到我了,我是一個癌症的患者。」

 

連續2年所檢查的指數,讓我心生懷疑

 

2019年8月,我在一次抽血檢查中,加上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的檢查;結果發現我的指數不知什麼時候悄悄的上升到1.8奈克。正常來說,如果是攝護腺沒有肥大的人,通常指數應小於1.5奈克,而我的攝護腺並沒有任何肥大的跡象,但這個1.8的指數,讓我覺得有點問題。不過因為自己是泌尿科醫師,總覺得應該不會那麼巧,在長期服用波斯卡之後,發生攝護腺癌吧?

 

隔年(2020年)5月,我因為職業安全抽血檢查,勾選了一項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為了要知道是否有罹患癌症的可能,我更勾選了一項游離攝護腺特殊抗原檢查。

 

一般而言,游離攝護腺特殊抗原應該占所有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25%以上,如果低於15%,在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上升的狀況之下,攝護腺癌的機會將會高於50%,甚至高達67%。

 

這次檢查結果,仍然讓我覺得似乎有點問題,因為我的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竟然上升到2.4,而游離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仍然只有9%。這個數值讓我嚇了一跳,於是我趕快去做了攝護腺超音波檢查,發現我的攝護腺體積只有24毫升,跟一般年輕人差不多。

 

我的住院醫師幫我檢查了一下攝護腺,也發現攝護腺的表面光滑,沒有明顯硬塊,不過我心中仍然覺得悶悶的,會不會真的有問題?因此,我開始定期追蹤,每個月抽一次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結果6月抽的指數上升到2.7,7月更上升到3.0,而這兩次的游離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都一樣小於9%。

 

由於我的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在短時間內有快速的上升,而且游離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低於10%,再加上我長期服用波斯卡,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不應該上升,現在卻逐漸增加。這幾個危險因子加在一起,讓我開始對是不是得了攝護腺癌,產生了高度懷疑。

 

於是我又進行了攝護腺的核磁共振檢查,檢查結果發現,在我的左側攝護腺有一個不正常的亮點,位置靠近攝護腺被膜,看起來極像是個癌症。身為泌尿科醫師對這種有癌症可能的跡象,當然沒有辦法等待,所以我便在9月3日安排一個攝護腺切片檢查。

 

(圖片來源:《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

 

我人生第一次的攝護腺切片手術體驗

 

手術是經由直腸切片,所以尿道並沒有感覺,但是因為直腸切片所產生的內出血和腫脹,卻讓我一直覺得想小便,這些感覺我現在都體會到了。

 

過去我也會跟病人說:「攝護腺切片很簡單,只要在門診就可以做,不會出血、不會感染,也不會有疼痛感。」現在自己體會了才知道,自己講的一點都不貼切,原來雖然是簡單的切片,尿道還是會有些不舒服。

 

我回到病房後睡了大約一個小時,點滴也滴了一些,開始覺得膀胱有點脹。我下床到廁所去解小便,開始的時候真的有點困難,因為膀胱並沒有很多尿,而是攝護腺裡面的腫脹,讓我感覺有尿意,這又是另一種體會。很多膀胱發炎或是攝護腺發炎的人,經常會覺得有尿意感,但卻尿不出來。

 

我只好拚命喝水,直到膀胱有很多尿真的想尿了,再去解出來。看到清澈的尿液從尿道流出,沒有摻雜著血絲,我就放心了。這表示攝護腺的切片針並沒有穿破尿道,如果穿透尿道可能就會出血,甚至會有血塊排出來。

 

我在病床躺了一下,大約又過了一小時,就決定回家。因為也沒有什麼不舒服,躺著也睡不著,還不如回家休息。就這樣,完成了我人生第一次的攝護腺切片手術。

 

等待病理報告的時間是一種折磨,心裡想著,應該不是癌症吧?但是又想到,如果病理報告沒有看到癌症,並不見得我的攝護腺裡就沒有癌細胞,我還是需要定期的追蹤、抽血、做核磁共振以及再度切片等;而且如果是第一次切片沒有切到,未來也可能會有癌細胞的轉移…….太多的可能性,一直在我的腦中盤桓。

 

說沒有壓力其實是騙人的,最近經常在清晨醒來後就睡不著,這就是過去精神醫學上所學到的「憂鬱」,對於未來不確定感的憂鬱,使得一個人在清晨醒來後無法入眠;而對於情況的焦慮,可能讓一個人在晚上不容易入睡。身為一位醫師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其實並不容易排除掉,只能讓時間慢慢沖淡這些苦痛,並且盡量找事做,別讓自己經常想著自己病痛的事情。

 

因此當病理科許主任告訴我,確診為攝護腺癌後,很多時候,我常常自己一個人發呆。有時覺得這似乎不是那麼真實,可是回過頭來又必須要面對。

 

攝護腺癌是一種沒有症狀的癌症,就是所謂的「沉默的癌症」。它在身體裡慢慢的生成,生長速度緩慢,但是不知道它會走向穩定成長或是惡性侵襲,所以必須盡早處理。

 

病人可以選擇開刀,也可以選擇放射線治療,早期的攝護腺癌不需要荷爾蒙治療,但是如果沒有用開刀的方式,總是無法確定癌症是否從我們身體裡被完全的移除。

 

身為一位外科醫師,應該無法忍受知道自己身體有癌症而不去處理,選擇與它共存,或是用其他保守療法來保護自己。

 

無法對自己的癌症置之不理,馬上安排手術

 

6年前,為了增進外科醫師臨床手術技能,我在醫院裡設置了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系統,利用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手術在泌尿科裡最重要的一個手術,就是「攝護腺癌根治手術」,現在這個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系統剛好可以用到自己身上,這也算是有超前部署吧!

 

約好了主刀醫師、麻醉醫師,以及開刀房的刷手護理師,病房也大致安排好了,到時候誰會負責照顧我?誰幫我送進開刀房?一切安排妥當。接下來還有5個星期,我究竟要怎麼過呢?

 

我想起平常我對於確診為攝護腺癌的病人,建議他們進行手術時,都會告訴他們:「手術不會馬上進行,大約是在6個星期以後。在這段期間,要保持樂觀的心情,早睡早起,每天一定要走路運動,促進心肺功能,讓自己健康起來。不抽菸、不喝酒、少吃肉類、多吃生鮮蔬食,讓自己排便通暢,減少腹腔裡面的油脂,也讓腸道能夠通暢。這些都是在手術前必須要做的事情,手術後也才能夠順利。」

 

這些前來手術的病人,有些已經80歲了,在接受攝護腺根除手術後第2天就可以下床走路,沒有像開過刀那種痛苦的樣子。

 

所以我必須在未來5個星期裡,把這些對病人的叮嚀,也一一做到;我開始把自己設定為病人的樣子,但是要抱持著樂觀進取的精神,手術才能順利。

 

也因此,我照常工作、寫論文、開會、幫學生修改論文、主持晨會和參加各種研討會。外人看我都不像個即將要接受開刀的人,但是我心裡明白,在堅強的外表下,還是有一顆不安的靈魂,在那邊躍動著。

 

我得了攝護腺癌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告訴太太,讓她安心。其實,她對檢查結果並不意外,因為從之前我告訴她的一些數值,她甚至覺得如果切片沒有辦法確定,就乾脆直接手術把攝護腺拿掉,免得夜長夢多、橫生事端。

 

星期三我到精舍跟證嚴法師報告我罹癌的消息,以及準備在10月10日進行手術。上人給了我最大的祝福,言語之中當然聽得出他有萬般的不捨。

 

不過人生很多事情總是無法避免,就像策略長張聖原醫師告訴我的:「我們人到了這個年紀,遲早都會得到一種疾病或是癌症,如果有那麼多疾病可以選,我想每位泌尿科醫師一定會選擇攝護腺癌。因為這個病只要早期發現,就可以早期治療而痊癒,比起其他惡性的癌症,攝護腺癌的病情進行緩慢很多,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他還拍拍我的肩膀鼓勵我。

 

 

達文西手術時得頭下腳上,所以心肺功能要練好

 

9月7日下午,我做了心肺功能檢查及呼吸功能檢查,這兩項檢查是在進行達文西手術前必要的檢查。在全身麻醉及進行達文西手術的時候,因為體位是頭下腳上的姿勢,所以是否有好的心肺功能,對手術會有所影響。

 

檢查的時候,技術員問我:「郭醫師,是發生了什麼事?」我老實告訴他們:「我是因為攝護腺癌準備要做手術。」他們都很訝異,怎麼「攝護腺癌」這4個字從我的嘴中講出來,是那麼樣的輕鬆,好像是罹癌的是別人一樣,而你只是一個泌尿科的醫師而已。

 

9月10日下午,我也去做了核子醫學檢查,檢查骨頭有沒有癌症的轉移。核醫科劉淑馨醫師是我的學生,也跟我合作過一些研究。她看到我的病歷嚇了一跳,還好檢查後,沒有任何轉移的跡象。

 

我利用這個機會,也跟劉醫師他們上了一課,告訴他們攝護腺癌的診斷,其實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但如果能夠超前部署、提前檢查或切片,應該可以較早發現早期的癌症而加以治療。

 

在他們的祝福聲中,我離開了核子醫學科。終於確診後的身體檢查,一切都很健康,應該可以準備手術。我立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人、親戚,以及朋友們,讓他們知道一個月後我即將進行攝護腺癌根治手術。

 

轉換對生命的態度

 

這次生病開刀,對我的人生啟發很大,也可以說是在我行醫師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確診得到攝護腺癌前,我正好把本書《與苦難同行》裡的醫病故事寫完。我在寫的時候,雖然講到病人的苦痛,好像我真的能體會一般。

 

現在我身歷其境,遭受到打針、住院,進開刀房、接受麻醉、手術、以及術後種種痛苦的考驗,我才能真正體會到,原來生病的痛苦是多麼的痛苦。

 

對於我所描寫的醫師與病人之間那些苦難相連、生命共同體的故事,到現在才真正有新的體會。我心裡想,如果能重來一次,我應該會對那些我所照顧過的病人更好才是。因為唯有醫師親切的問候,護理人員溫柔的照顧,才能讓病人心靈和身體的苦痛減輕一些。

 

過去我們在照顧接受攝護腺癌根治手術的病人,總是會問他們,有沒有問題?身體有沒有疼痛不舒服?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不懂病人身體的感受。現在自己當了病人,才知道那種微妙的感覺,不是當醫師的人所能體會。

 

因為攝護腺是位於直腸上方,平常從肛門指診就摸得到。因此攝護腺手術把攝護腺全部拿掉,這部分的直腸一定會因為組織剝離和燒灼後產生的發炎。那種老是覺得有大便在肛門的感覺,不是痛,也不是一種壓力,而是一種脹的感覺。尤其是當要排氣前,會陰部的膨脹感更是沉重。

 

導尿管帶來的不舒服,反而不是很重要。因為它放在尿管裡面,雖然會有一些想要解小便的感覺,可是只要多喝水,淡化尿液的濃度,這種感覺就會漸漸改善。有時候服用膀胱放鬆的藥物也有幫助。

 

腹腔鏡造成的傷口疼痛,平常沒有感覺,只有在咳嗽及打噴嚏的時候,才會有劇痛感。總之,以達文西腹腔鏡做攝護腺根除手術並不痛苦,手術後的復原也很快。

 

在住院這星期,我正好利用時間把《與苦難同行》的文章從頭再看一次,也做了一些修改。重新體會我所照顧的那些病人苦難的醫療歷程。

 

想到自己身上所受的病痛,比起我的病人們承受的苦難,簡直是天壤之別。而自己當醫師,身體承受病痛的苦難,更能體會當病人的感受。未來自己行醫時,應該會讓我的病人更加幸福才是。 

 

在手術之後,確實會讓人認真的思考未來。因為當你成為一位癌症的患者,未來按照標準流程去做治療,究竟治療的結果如何?癌細胞是否會轉變成為抗藥性?這些都不得而知。想太多也沒有用,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乖乖的當成一位病人,找一位可靠的主治醫師,讓他為你治療。

 

我則盡量想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多找時間陪伴家人,尤其是一直辛苦照顧我的太太,做些想做還沒做的事情,看看還沒去過的臺灣各地美景。

 

雖然已經開完刀了,可是有時候還會覺得不那麼真實。然而,這已經是個事實,無可逃避,只能面對。

 

我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年可以做事,不管是5年、10年,或是更長,應該要趕緊擬定計畫,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做滿。生病之後,反而對人生態度更加積極,想要把剩下的這一段人生旅程精彩的走完。

 

作者簡介_郭漢崇 醫師
 
現任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暨慈濟大學醫學院泌尿科教授、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為國際知名的泌尿醫學專家,排尿障礙治療的權威。

 

本文摘自發光體《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