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能夠把台灣邊境守住、長期清零,創下防疫奇蹟與維持經濟成長,身在海外的我們也很支持這些政策。但從去年感恩節一路蔓延到耶誕節後的變種病毒疫情,在歐美多國都已經完成多數人口的兩劑疫苗施打、確診數量卻不斷攀高,讓我想從不同角度思考這件事。
近期美國疫情有多嚴重?有一個地獄點的說法是:若你沒有朋友染疫,代表你沒有朋友。從十二月開始,每周我都聽到朋友確診,多數有類似感冒症狀,但也有幾位毫無症狀。無症狀這幾位是因為有定期快篩,或者接觸到同樣無症狀感染的人、並在接觸後得知對方確診而去檢驗。
再以北加這裡的中小學為例。從元旦開學後,每天都有確診案例通知,但學校依然正常上課,只是確診孩童要在家一周再回學校。有些班級感染過的孩子已超過一半,加上未成年學童幾乎感染時症狀都不嚴重,而且加州多數孩童都打過疫苗,很有可能到第一季結束前,這裡的孩子全部都有感染過。
此刻,若把疫苗想成救生衣,染疫是落水,其實就很容易理解現在的狀態。鐵達尼號沉沒時,若沒穿救生衣,落水自然比較容易溺斃。即使穿上了也還有可能命危,例如凍死或餓死,但單純溺死的機率已經小很多。
說穿了,你我挨了兩三針,就是為了落水時不用怕溺斃,而不是不會落水。可能我們從小都被教育打疫苗就不會染病,現在才理解打疫苗是讓你染病沒事。而照近期疫情發展的趨勢和速度來看,最後大家都會落水,關鍵只是你有沒有穿上救生衣。
在台灣和中研院長官們交流時,有一位相關領域長官說,mRNA疫苗雖然開發速度快,但產生的防護力、辨識病毒的能力遠不如天然感染,現在的低毒性高傳染力變種,其實是病毒邁向與人類共存、也是疫情結束的最佳可能。
台灣由於普遍性施打疫苗時間比多數國家晚,但近期也已進入第三劑施打階段。即使我們不會是第一批開放入境管制的國家,但此刻我們是否應該審慎而積極地討論,才不會讓我們已落後半年以上的國際交流與商務差旅,繼續低迷下去、看不到盡頭。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