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經常說「停損」很重要,但是就我而言,我很少考慮到停損。
想當然耳,倘若很清楚地知道「明天的股價應該會比今天低」就要賣股票。但我並沒有設定「跌多少要停損」的紀律。
同樣地,也不會規定自己「漲多少要賣掉」。即使已經漲了3 成,如果認為還會繼續上漲就續抱,有時候只漲3 塊就賣掉。
基本上,我買的股票都是我認為「未來可期」的個股,因此多半會繼續持有。也因此會抱到有帳面虧損的個股,所以未實現虧損高達2 億日圓(約合台幣4200萬)以上。
不停損的底氣
有些股票光是一檔個股就持有數萬股,所以我有好幾檔帳面虧損高達數千萬日圓以上的個股。
之所以敢不停損,是因為就算有帳面虧損,我可以用來投資的銀彈仍十分充足。要是沒有太多閒置資金,卻因為捨不得停損而錯失投資機會,豈不是很可惜。
另外,萬一當年度獲利太多,隔年要繳的稅會變成天文數字。所以我會在發現「今年賺了不少」的時候故意停損,用來降低稅金,這樣子靈活的操作停損。
由此可知,光是一個停損的動作,做法也隨投資人自身的狀況及投資風格而異。
就算是巴菲特也不能信!知名投資家的發言背後,一定有其深意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同樣地,對世人口中「這很重要」的事物保持懷疑也很重要。請容我再重複一次,跟隨別人的做法是賺不了錢的。
日本投資人都很喜歡華倫.巴菲特。我同意他真的很厲害。倘若巴菲特是投資之神,像我這種人只不過是螞蟻或水蚤。
巴菲特自1965 年掌握投資公司(當時為紡織業)波克夏.海瑟威的經營權至今50 年,該公司的股價居然漲了2 萬倍。
等於是連續50 年的投資績效都有21% 的報酬率。
巴菲特也推升了2023 年的日經平均股價指數。
2023 年的日經平均股價指數坐上3 萬3,000 點大關,相隔33 年恢復到1990 年的水準。
《日經新聞》每年都會在正月刊登20 位主要經營者對日經平均股價指數的全年預測,2023 年的範圍落在2 萬2,000 點至3 萬3,000點之間。
沒想到股價高於這些經營者的預測。有人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巴菲特表示願意加碼日本股票,使得外資開始認真地購買日股。
巴菲特表示他加碼了以前就持有的三菱商事及三井物產等5 大商社的股票,還說「最多有可能加碼到9.9%」。
受此激勵,商社的股價紛紛上漲。其他大型股的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我原本丟著不管,以大型股為主的帳戶在2023 年7月時比年初漲了150% 左右,成績斐然。
不過我並沒有對巴菲特說的話照單全收、深信不疑。因為他是基金經理人。
他為什麼會提到個股呢?說穿了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他知道自己的發言能提升股價。等股價上漲再賣掉,自然就能獲利。這才是巴菲特的如意算盤喔。
不只有巴菲特這樣做。所有經營基金的人都會這麼做。軟銀的孫正義先生如是,舊村上基金的村上世彰先生亦如是。
實際上,從財報可以看出波克夏在2023 年8月賣超1 兆1,000 億日圓。但不知具體的個股是哪些。
所有人都在思考「該如何低買高賣」。因此日本人很崇拜巴菲特,但我認為應該要思考的是「背後有何深意」。
積極攤平,減少帳面損失
照片來源:野人出版提供(寫真:川瀬典子)
一旦開始投資,自己買的股票下跌可以說是家常便飯。持股的股價下跌時,買進更多股票的手法稱為「攤平」。
有一句格言是「錯誤的攤平會讓你輸到傾家蕩產」,使得投資人都視攤平為洪水猛獸,但我個人會積極地攤平買進。
只不過,我攤平並不是基於「在股價下跌時攤平買進,期待股價能回到原本價位」的想法。
例如,我購入了一家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公司Ridge-i 新上市的股票,我在上市當天以4,500 日圓買進,不料2023 年8 月卻跌到約2,000 日圓。
於是我在低迷的行情中認為「這個價位很便宜」的地方買進,稍微反彈一點就賣掉,重複以上的交易。
假設買進1,000 股4,500 日圓的股票,後來跌到2,500 日圓。光是這樣就有200 萬日圓的實質虧損。即使想等待股價恢復原來的水準,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說不定根本等不到。
另一方面,假設以2,000 日圓買進5,000 股,2,100日圓賣出,就有50 萬日圓的獲利。
只要重複20 次以上的操作,就能獲利1,000 萬日圓。我每天都會成交20 次左右,所以「20 次」並不是太多的次數。
如果一直套牢在高點,將產生巨大的帳面損失,而攤平買進多少能減少一點帳面損失。
想當然,萬一這時充滿「想贏回來」的心情,無法冷靜交易的話,只會落得擴大損失的下場。
請先冷靜下來,再看股價線圖,有憑有據地買進,這點至關重要。只因為股價大跌,就認為「這裡是底部,接下來只會上漲」而毫無根據地投入資金非常危險。
無法冷靜的人不應該攤平買進。
我認為「下跌時耐心地等待股價漲回去」其實是相當靠運氣的做法。
說到靠運氣的作法,「鎖定雪球股」也不遑多讓。
有些投資人的目標是找出能翻倍再翻倍的小型股,但這不是我的目標。
我甚至不指望股價能漲2、3 倍。因為能不能漲2、3 倍跟我自己的本事沒有太大關係。
我之所以能累積到規模這麼龐大的金融資產,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掙來的。
作者簡介_藤本茂
1936年出生在兵庫縣的貧窮農家,是四個兄弟姊妹的老么。
高中畢業後在寵物店工作,認識了在證券公司工作的客戶,因此在19歲開始投資。離開寵物店的工作後,他一邊經營麻將館,一邊專注於股票投資,並於1986年因投資可轉換債公司債而成為專業投資人。
2002年,66歲時第一次購買了個人電腦並開始網路交易。他在交易時會開著「日經CNBC」頻道聆聽市場和經濟新聞報導,同時用三台電腦查看大約80支股票。每月交易量高達6億日圓。視當沖交易如命,重視技術指標,打定主意有生之年都要活躍於當沖交易第一線。「投資不受年齡限制」是他的座右銘。
經歷過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2008年雷曼風暴,原本擁有的10億日圓資產縮減到只剩2億,目前資產總額已回升至18億日圓。他擅長技術分析,再加上經驗與直覺,不向坐擁巨額資金的機構投資人低頭。每天凌晨2點起床,投資經歷長達69年,是現年88歲的資深當沖客。
他雖擁有上億資產,生活卻不奢侈,一頂帽子縫縫補補補戴了超過15年,唯一偏愛的就是美食、水果和魚,偶爾會坐電車去吃鰻魚,或吃龍蝦、河豚配上一瓶啤酒,認為「與其(在飲食上)講究健康,更想做能讓自己快樂的事」、「享受投資交易,享受人生──我認為人生就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