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
戴登雲
妳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不比上班輕鬆,常常累得不行,但是在男人和公婆眼裡,他們會認為:男人養著妳,妳天天在家有什麼好累的?
閱讀更多
2021-03-16
蔡詩萍
編按:已婚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與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上週爆出同居疑雲,周一(3/15)王定宇首度現身回應,顏若芳套房他不想租了,因為8000元房租只有一個床位很貴,之後還會「再找」!而顏若芳則是在臉書表示,自己近期會沉潛檢討,暫不進行對外發言工作,並會謹記這次經驗,該房子也不再外租,避免誤會,也會繼續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讓大家失望。
閱讀更多
2021-02-08
陳亭均
陳美鳳的人生,可能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從貧困的基隆碼頭走進五味雜陳的演藝圈,看盡明星的崛起、迷失與殞落,她踏實地踩著自己的步子,簡單平凡地走到現在,她沒什麼變,還是總記著媽媽那碗陽春麵。
閱讀更多
2021-01-29
蘇絢慧
有不少研究指出,孤獨會增加死亡風險,其對生命的危害不亞於菸害。一份關於孤寂的研究調查說,孤寂單身者的死亡風險會提高百分之二十五,等同於每天吸十五支香菸,孤寂對於健康和壽命的傷害由此明顯易見。
閱讀更多
2021-01-25
張薇薇
在他人生過半之時,這些豐美的禮物一一出現在他的生命之中,他求知若渴的學習吸納。以前可以好幾天足不出戶的繭居之人,因為出門上課,人際關係拓展了,他發現了過去自己個性中的盲點,更發揮驚人毅力去面對克服。
閱讀更多
2021-01-15
張薇薇
每年過年,杯觥交錯、菜餚滿桌、充滿親朋好友豐盛恩情的新年假期將接近尾聲時,我總暗自心情低落,因為過完年,一切將回歸正軌。但之於我,什麼才是正軌?每日勞碌奔波於高壓職場與家庭之間?經常為小事抓狂?逢空就要用不停的活動與勞動填滿空隙?我曾期許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但白白虛耗了多年,卻還是終日不休,汲汲又營營,無所適從。曾看過一本書:「修行的重點不是你跟誰學過、什麼人到過你家……。」往臉上貼金不代表自身是金,要真正對自己有幫助,必須有志氣發誓願破除心中的執著,從生活中觀照自己的妄念,慢慢將之放下,就是「滅去心頭火自涼」。
閱讀更多
2021-01-15
皮耶洛‧費魯奇
有沒有一種人可以稱為喜樂專家的?我相信有而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最當之無愧的就是羅貝托·阿薩吉歐力。綜合心理分析的創始人。
閱讀更多
2020-12-24
蘇絢慧
英國媒體BBC在二○一八年有篇關於〈孤獨的五個誤解〉文章中,提到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西奧普(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感是來自人類進化的結果,目的在於促使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用口渴感來比喻,你要是感覺口渴,就會去找水來喝。你要是感到孤獨就會去接觸他人。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過著群居生活以保證安全,因此與他人保持聯繫是一種生存機制。」
閱讀更多
12/ 21
第 12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