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人格

顯示第 11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03

經濟不獨立,妳在家裡哪有底氣?別被衣食絆住了自由!有存款的女人,才能選擇婚姻

tCol 2021-03-31

戴登雲

經濟不獨立,妳在家裡哪有底氣?別被衣食絆住了自由!有存款的女人,才能選擇婚姻

深夜裡,好友佩佩說她表姐遇到事情了,平時最會勸人的我,今天沒話可說了。

閱讀更多

婚姻裡最大誤會,是男人那句「我養妳」!妳想的是美容逛街下午茶,他說的是洗衣顧娃伺候媽

tCol 2021-03-17

戴登雲

婚姻裡最大誤會,是男人那句「我養妳」!妳想的是美容逛街下午茶,他說的是洗衣顧娃伺候媽

妳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不比上班輕鬆,常常累得不行,但是在男人和公婆眼裡,他們會認為:男人養著妳,妳天天在家有什麼好累的?

閱讀更多

8千元租金嫌貴?蔡詩萍:王定宇甩鍋「房東」顏若芳太難看!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

tCol 2021-03-16

蔡詩萍

8千元租金嫌貴?蔡詩萍:王定宇甩鍋「房東」顏若芳太難看!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

編按:已婚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與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上週爆出同居疑雲,周一(3/15)王定宇首度現身回應,顏若芳套房他不想租了,因為8000元房租只有一個床位很貴,之後還會「再找」!而顏若芳則是在臉書表示,自己近期會沉潛檢討,暫不進行對外發言工作,並會謹記這次經驗,該房子也不再外租,避免誤會,也會繼續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讓大家失望。

閱讀更多

64歲台灣最美歐巴桑!陳美鳳用優雅姿態掙到富裕:心存善念活到老,美到「真善美」

tCol 2021-02-08

陳亭均

64歲台灣最美歐巴桑!陳美鳳用優雅姿態掙到富裕:心存善念活到老,美到「真善美」

陳美鳳的人生,可能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從貧困的基隆碼頭走進五味雜陳的演藝圈,看盡明星的崛起、迷失與殞落,她踏實地踩著自己的步子,簡單平凡地走到現在,她沒什麼變,還是總記著媽媽那碗陽春麵。

閱讀更多

孤寂讓身體發炎,恐致癌、失智?諮商心理師:正面情緒促進身體健康、良好人際互動

tCol 2021-01-29

蘇絢慧

孤寂讓身體發炎,恐致癌、失智?諮商心理師:正面情緒促進身體健康、良好人際互動

有不少研究指出,孤獨會增加死亡風險,其對生命的危害不亞於菸害。一份關於孤寂的研究調查說,孤寂單身者的死亡風險會提高百分之二十五,等同於每天吸十五支香菸,孤寂對於健康和壽命的傷害由此明顯易見。

閱讀更多

50後愛上脫口秀、踢踏舞,獲選最愛演員!他對妻告白:我所有靈感都圍繞和妳的相處

tCol 2021-01-25

張薇薇

50後愛上脫口秀、踢踏舞,獲選最愛演員!他對妻告白:我所有靈感都圍繞和妳的相處

在他人生過半之時,這些豐美的禮物一一出現在他的生命之中,他求知若渴的學習吸納。以前可以好幾天足不出戶的繭居之人,因為出門上課,人際關係拓展了,他發現了過去自己個性中的盲點,更發揮驚人毅力去面對克服。

閱讀更多

退休是人生最精華時光,務必珍惜5件事!努力活在當下,至於能活幾歲就給上天決定

tCol 2021-01-15

張薇薇

退休是人生最精華時光,務必珍惜5件事!努力活在當下,至於能活幾歲就給上天決定

每年過年,杯觥交錯、菜餚滿桌、充滿親朋好友豐盛恩情的新年假期將接近尾聲時,我總暗自心情低落,因為過完年,一切將回歸正軌。但之於我,什麼才是正軌?每日勞碌奔波於高壓職場與家庭之間?經常為小事抓狂?逢空就要用不停的活動與勞動填滿空隙?我曾期許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但白白虛耗了多年,卻還是終日不休,汲汲又營營,無所適從。曾看過一本書:「修行的重點不是你跟誰學過、什麼人到過你家……。」往臉上貼金不代表自身是金,要真正對自己有幫助,必須有志氣發誓願破除心中的執著,從生活中觀照自己的妄念,慢慢將之放下,就是「滅去心頭火自涼」。

閱讀更多

50歲後累積感恩時光!15個值得收藏的金句,讓人生過得更輕鬆、被幸福感填滿

tCol 2021-01-15

枡野俊明

50歲後累積感恩時光!15個值得收藏的金句,讓人生過得更輕鬆、被幸福感填滿

一、不完美沒有不好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別再怪自己「不夠努力」了

閱讀更多

真正的仁慈,是快樂付出!50後,最有可能尋得無限喜樂的,正是那些心裡有別人的人

tCol 2021-01-15

皮耶洛‧費魯奇

真正的仁慈,是快樂付出!50後,最有可能尋得無限喜樂的,正是那些心裡有別人的人

有沒有一種人可以稱為喜樂專家的?我相信有而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最當之無愧的就是羅貝托·阿薩吉歐力。綜合心理分析的創始人。

閱讀更多

獨立的人,能專注有興趣的事,感受氣定神閒!50後的成熟,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

tCol 2020-12-24

蘇絢慧

獨立的人,能專注有興趣的事,感受氣定神閒!50後的成熟,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

英國媒體BBC在二○一八年有篇關於〈孤獨的五個誤解〉文章中,提到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西奧普(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感是來自人類進化的結果,目的在於促使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用口渴感來比喻,你要是感覺口渴,就會去找水來喝。你要是感到孤獨就會去接觸他人。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過著群居生活以保證安全,因此與他人保持聯繫是一種生存機制。」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