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
NOW健康
33歲陳小姐於2年前洗澡時意外摸到右胸硬塊,就醫檢查,評估為0.5 公分 纖維囊腫,持續追蹤,但不到半年,意外確診為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當時腫瘤已至4.2 公分 ,整整大了8倍。所幸有商業保險支持,在醫師建議下,術前增加自費使用免疫藥物,手術時腫瘤明顯縮小至2.2 公分 ,術後持續使用免疫藥物,目前恢復情況良好。腫瘤科醫師提醒,在台灣,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罹患乳癌,每位女性朋友務必定期乳癌篩檢,提早治療。
閱讀更多
2024-07-01
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日本岩手縣滿頭白髮的阿嬤佐藤秀已高齡93歲,但外表看起來只有70、80歲,更令人驚訝的是,她的血管年齡只有20歲,身體年齡約30多歲。佐藤秀表示,自己不坐電梯、只走樓梯,吃肉類、魚類等蛋白質及蔬菜,不吃油炸食品。特別的是,她洗澡時還會踢腿500次,另外,她說許多和家人同住的長者不太活動,因此很快就變得虛弱,雖然獨居,但她和周圍的人一起快樂生活,不認為自己孤獨。
閱讀更多
2024-06-25
癌症希望基金會
乳癌高居女性癌症榜首,早期HER2乳癌雖然可以手術治療,但HER2陽性基因有如洪水猛獸,很容易復發! 不過,只要在術前、術後進行HER2標靶藥物的輔助治療,治癒率高達90%,甚至一輩子不復發。過去標靶藥物有口服、點滴注射,現在還有皮下注射劑型,注射時間只需三至八分鐘,病人可依自己的狀況選擇適合的療法。
閱讀更多
2024-06-18
小梶沙羅
「快點離開吧……」「我怕我會比他們先死!」快到退休年紀的我,辭職返鄉照顧4個年齡總共360歲的老人,這是修行還是懲罰遊戲?
閱讀更多
2024-06-14
呂秋遠
蘇敏,在中國是個普通的女性,皮膚黝黑、甚至隱約有老人斑。她的長相一般,身高也就是150 公分 。她跟老公結婚34年,做了一輩子的家務,還在外面工作,退休以後,每個月只有不到一萬台幣的退休金。但是,她在56歲那一年,做了一件勇敢的事情,從鄭州的家裡駕車「逃走」,從鄭州、西安、成都、雲南到海南,一路南下。回來以後,對老公提出離婚的要求。
閱讀更多
2024-05-30
林暐鈞
「盡力去做,就是很棒的媽媽!」擁有逾30萬粉追蹤的「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身兼母職、教師雙重身分20多年,好在身邊有個好隊友丈夫,一同陪伴2個兒子、以及有學習障礙的女兒「妹妹」長大,她在社群媒體上記錄家庭點滴,成為許多媽咪們的心靈港灣。
閱讀更多
2024-05-14
郭美懿
俗話說「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有醫師提醒,5、6月氣溫變化劇烈,民眾除了注意冷熱變化,也應提防血壓升高,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腦動脈瘤破裂的可能。由於腦動脈瘤在未破裂時幾乎沒有症狀,一旦出現頭痛、神經麻痺、視野缺損、反應遲鈍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以防破裂導致腦中風、甚至死亡。
閱讀更多
2024-05-10
NOW健康
男人也會長胸部?沒錯!這正是「男性女乳症」所面臨的困擾。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翁日升表示,男性女乳症是指男人出現腫脹的乳房組織,所以胸部看起來較大,像女人一樣。然而,男性女乳症患者除了外觀上與一般男性不同,心理上也累積不少壓力,不僅容易產生焦慮、自卑感,更可能因外觀而遭受霸凌,因此,及早尋求治療相當重要,改善外觀,也讓身心維持在健康狀態。
閱讀更多
2024-05-09
郭美懿
眾所周知抽菸是致癌危險因子,但台灣抽菸比例持續下滑,「抽菸的人一直在減少,為什麼得到肺癌的人卻持續增加?」台大醫院肺癌治療權威、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晉興指出,台灣肺癌患者有6成不吸菸,原因恐與「空污」有關,由於晚期肺癌5年存活率僅10%,通常出現症狀再治療已經來不及,而一般X光難及早揪出病灶,因此建議超過45歲,「只要有在呼吸,就應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閱讀更多
2024-05-07
郭美懿整理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有「痣」存在,但痣不只影響美觀,還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冠智提醒,有些痣生長的位置不太美觀、有些會影響生活作息,有些甚至會造成病變,尤其是生長在易摩擦、肢端及指甲溝的痣,以及周圍不規則、先天性大片黑痣等「這4種」,最好要進行手術切除治療。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