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台大醫院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走久髖關節「痛到叫出聲」!別以為忍過就好,當心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發生…哪些症狀、如何治?台大骨科醫解析

tCol 2024-06-23

黃秀美

走久髖關節「痛到叫出聲」!別以為忍過就好,當心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發生…哪些症狀、如何治?台大骨科醫解析

這陣子,髖關節酸痛突然變成好熱門的健康話題,從蕭亞軒(44歲)、郁方(52歲)、盧秀燕(62歲)到李艷秋(66歲),都透露自己為髖關節酸痛所苦。也就是說:這波髖關節酸痛熱潮,從女明星,橫跨到勤走基層的女市長、熱愛運動的資深媒體人,年齡從40多歲到60多歲都囊括在內。

閱讀更多

國人最新十大死因「癌症」霸榜42年,肺癌仍是第1名…醫籲逾45歲「有在呼吸」就要做這檢查

tCol 2024-06-17

郭美懿整理

國人最新十大死因「癌症」霸榜42年,肺癌仍是第1名…醫籲逾45歲「有在呼吸」就要做這檢查

衛福部統計處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位居主要死因前3位。前年度(2022)首次入榜的新冠肺炎,則隨疫情緩和從第3名降至第6名,死亡人數較2022年減少2,863人,主要是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

閱讀更多

熟齡嚐鮮期已過,就該接受老去?68歲嬤拉皮抗老,活得更開心!變老該做醫美?整型名醫5提點

tCol 2024-06-12

林靜芸醫師

熟齡嚐鮮期已過,就該接受老去?68歲嬤拉皮抗老,活得更開心!變老該做醫美?整型名醫5提點

據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2023年12月的統計,各年齡層作醫美的比率:40到54歲占45%最高,其次是嬰兒潮55-70歲占30%。傳統的觀念是人變老會衰弱,不適合整形,但是最新的麻醉或手術風險評估,年齡要大於80歲才成為風險,嬰兒潮的整形方興未艾。

閱讀更多

癌細胞是「吸」出來的!肺腺癌發生率急升與它有關…台大權威醫陳晉興:定期做「這件事」多活3年

tCol 2024-05-09

郭美懿

癌細胞是「吸」出來的!肺腺癌發生率急升與它有關…台大權威醫陳晉興:定期做「這件事」多活3年

眾所周知抽菸是致癌危險因子,但台灣抽菸比例持續下滑,「抽菸的人一直在減少,為什麼得到肺癌的人卻持續增加?」 台大醫院 肺癌治療權威、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晉興指出,台灣肺癌患者有6成不吸菸,原因恐與「空污」有關,由於晚期肺癌5年存活率僅10%,通常出現症狀再治療已經來不及,而一般X光難及早揪出病灶,因此建議超過45歲,「只要有在呼吸,就應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閱讀更多

婦腰痛就醫竟癌末「2年後病逝」,醫追蹤7兄妹4人罹癌!為何做「基因篩檢」不如做這檢查?

tCol 2024-05-06

林依榕整理

婦腰痛就醫竟癌末「2年後病逝」,醫追蹤7兄妹4人罹癌!為何做「基因篩檢」不如做這檢查?

台灣每年新增1.7萬人罹患「肺癌」,造成罹癌原因不只是因為菸害,有專家指出若30年暴露於空汙,風險比每天吸1包菸還高。日前就有一名婦人因為腰痛就醫,原以為是單純腰椎間盤壓迫神經,沒想到竟然癌末,醫院對其兄弟姊妹追查,發現7名手足竟然4人也都罹癌。

閱讀更多

新冠、流感、諾羅病毒齊發…她狂噴酒精、漂白水竟「1嚴重後果」!醫揭NG觀念:消毒劑≠清潔劑

tCol 2024-05-02

林靜芸醫師

新冠、流感、諾羅病毒齊發…她狂噴酒精、漂白水竟「1嚴重後果」!醫揭NG觀念:消毒劑≠清潔劑

70歲的林太太有潔癖,常洗手,家裏每天打掃,維持乾淨。疫情期間,她用漂白水擦地,手腳用消毒劑清洗,還常備酒精噴桌椅,也噴自己的雙手。最近林太太雙手、雙腳關節皮膚炎,角質增生,發紅、落屑、龜裂、會癢。她以為自己沒洗乾淨,更加努力消毒,皮膚狀況卻愈變愈糟。社交場合雙手不敢與人握手,更慘的是去日本旅行,入關時,需要按指紋,林太太試了許多次,海關不肯放行,原來林太太皮膚炎嚴重到指紋也不見了。

閱讀更多

臉部再光滑也沒用,「這部位」透露年齡!整型名醫林靜芸:「日常4動作」讓你變年輕、不老化

tCol 2024-04-22

林靜芸醫師

臉部再光滑也沒用,「這部位」透露年齡!整型名醫林靜芸:「日常4動作」讓你變年輕、不老化

美國著名電影製片人諾拉.艾芙倫有句名言:「人的臉會說謊,脖子說的才是實話。」冬天可以穿高領或戴圍巾,讓脖子不透露年齡的秘密,但是夏天快到了,雙下巴、皺皮脖子、火雞脖子、胖脖子,甚至蜥蜴脖子,成為許多人的困擾。

閱讀更多

護唇膏怎麼挑、要有防曬係數嗎?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推薦「含這些成分」最好:台灣CP值最高是它

tCol 2024-04-03

林靜芸醫師

護唇膏怎麼挑、要有防曬係數嗎?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推薦「含這些成分」最好:台灣CP值最高是它

護唇膏基本上應包含保濕成分,加上油脂混合,形成保護膜才會有效。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推薦消費者尋找含有凡士林、蓖麻油、甘油、神經醯胺、大麻籽油、矽油、礦物油、乳木果油、椰子油、酪梨油、橄欖油等成分的護唇膏。如果待在戶外,還建議加上含有SPF30以上防紫外線傷害的成分。

閱讀更多

「吃頓飯人就沒了!」寶林茶室66歲爸葉克膜、強心針救不回…米酵菌酸「無臭無味」,哪些食物可能出現?

tCol 2024-03-28

郭美懿整理

「吃頓飯人就沒了!」寶林茶室66歲爸葉克膜、強心針救不回…米酵菌酸「無臭無味」,哪些食物可能出現?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已累計17案、造成2死,其中66歲楊姓男子週三(3/27)上午宣告不治,死者女兒悲訴,父親從未有慢性病,一直都很健康,僅僅只是去吃了一次飯,「不到一個星期,人就沒了!」收治楊姓男子的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病患21日到院、23日轉加護病房,27日早上10點多狀況就很不穩定,葉克膜、升壓器、洗腎機器等都用上,但病患的血壓仍持續往下掉,血變得很酸、鉀離子變高,11點多心跳變得不穩定,即便使用強心針、打高蛋白,仍因死嚴重酸中毒、急性腎肝衰竭,在11點30分左右過世,病況宛如煞車般踩不住。

閱讀更多

47%洗腎患者是「糖尿病」引起!作息不規律、吃飯不定時…引發高血糖「5大壞習慣」你中幾個?

tCol 2024-03-26

郭美懿

47%洗腎患者是「糖尿病」引起!作息不規律、吃飯不定時…引發高血糖「5大壞習慣」你中幾個?

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7%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功能受損,若忽略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可能讓糖尿病腎病變、洗腎提前找上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