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哭泣

顯示第 11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46

「我以前都忍過來了,妳的痛苦算什麼?」50歲以後,學會不再當「苦命的女人」

tCol 2019-09-13

周慕姿

「我以前都忍過來了,妳的痛苦算什麼?」50歲以後,學會不再當「苦命的女人」

看到她的痛苦,為了你而犧牲、放棄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時,這個重複的意象,似乎能安撫你內心的空洞,過去你的痛苦與委屈,好像也暫時受到了舒緩。於是,「苦命的女人」,在台灣社會中,不停不停地被複製;而被壓迫者,有些成為壓迫者,繼續強化、支持這樣的壓迫文化。

閱讀更多

人生不缺傷害!成熟女人會對自己很溫柔,三個方法幫你重新愛回自己

tCol 2019-09-06

安德烈

人生不缺傷害!成熟女人會對自己很溫柔,三個方法幫你重新愛回自己

何謂善待自己?這不是自我中心(總是把一切都歸於自己),不是自戀(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也不是自我滿足(總是為自己找藉口)。

閱讀更多

失去至親的苦痛說不出,哭泣反而是力量 有足夠時間悲傷後,第二人生才能走出來

tCol 2019-08-21

愛長照

失去至親的苦痛說不出, 哭泣 反而是力量 有足夠時間悲傷後,第二人生才能走出來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喪偶』,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閱讀更多

「謝謝你們,沒把病重父親丟在走廊」 黃勝堅:我們救不了病人,卻救了他三個女兒

tCol 2019-08-20

黃勝堅

「謝謝你們,沒把病重父親丟在走廊」 黃勝堅:我們救不了病人,卻救了他三個女兒

一個肝硬化末期的爸爸,全身蠟黃、肚子脹得大大的、插著鼻胃管,由三個女兒連扶帶撐著,一路喘進醫院。

閱讀更多

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6個觀念告訴你:容許悲傷存在,不必急著「好起來」

tCol 2019-08-05

愛長照

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6個觀念告訴你:容許悲傷存在,不必急著「好起來」

20210402編按:台鐵太魯閣號4/2發生嚴重出軌事件,造成51人死亡、至少178人受傷送醫。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個個家庭痛失至親,悲痛不已。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面對悲傷,生者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周邊的朋友又該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場難關?----------------學術界與醫護界稱為「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我認為這是把所有人的正常悲傷情緒當成是有問題或病態,你的悲傷是有問題的才需要被輔導、你的悲傷是病態的才需要被治療。

閱讀更多

「你們不要再救他了,拜託!」林醫師的太太跪著哭求,一位急重症醫師最痛心的急救

tCol 2019-07-08

黃軒醫師

「你們不要再救他了,拜託!」林醫師的太太跪著哭求,一位急重症醫師最痛心的急救

忽然,一個很尖銳的哭聲響起,說:「不要救、你們不要再救他了……拜託……嗚嗚……」

閱讀更多

曾經每天躲起來偷哭,現在卻超愛找人聊天!失智長輩在「這裡」找回快樂自信

tCol 2019-06-27

郭依瑄

曾經每天躲起來偷哭,現在卻超愛找人聊天!失智長輩在「這裡」找回快樂自信

家中有失智症長輩只能自己照顧嗎?台中有位輕度失智的潘奶奶,感冒後身體虛弱、多次跌倒、生理作息全亂;另一位中度失智的張奶奶有重聽、情緒焦躁、說話反覆等問題,但她們都在日照中心找回笑容。提醒民眾,善用各縣市日照中心資源,對長輩和照顧者都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死亡並不可怕,不能好好活著才是!一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死亡面前,要學會說愛

tCol 2019-06-04

醫病平台

死亡並不可怕,不能好好活著才是!一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死亡面前,要學會說愛

山本小姐是我的臉友,有一陣子我們常在網路上聊天,到後來我們在民宿見了幾次面,她有三個孩子,老大患有妥瑞氏症。

閱讀更多

工作15年沒假日,只為養大神經缺陷兒!丈夫的話讓她明白:努力,就能為家庭帶來改變與力量

tCol 2019-06-04

醫病平台

工作15年沒假日,只為養大神經缺陷兒!丈夫的話讓她明白:努力,就能為家庭帶來改變與力量

日前接到長輩的電話關心,於是再用文字分享親身的經歷,希望能鼓勵還在苦中過日子的人。我的次子阿富是先天性神經管缺陷的病人,這20年來一路經歷風風雨雨,水腦手術二次、脊柱裂手術一次、壓瘡手術三次,持續復健,終於進入明道大學餐旅系一年級,而在今年煮年夜飯時,讓我們全家感到雨過天晴!

閱讀更多

許禮安醫師:「情緒管理」很重要?有時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

tCol 2019-05-31

愛長照

許禮安醫師:「情緒管理」很重要?有時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

人有悲歡離合,就必然會七情六慾。我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情緒祥和,可是沒情緒根本就是個假人。我講授生死學和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很多年,我都教學員要練習活得「目中無人」:你管別人怎麼想,你只要活出你自己真正的樣子就夠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