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6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十四
Q:我是娟秀,59歲,先生也63歲,我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女兒最近因為結婚跟就業,都從家裏搬出去了,先生還是跟以前一樣,每天很晚才回家,不過也快退休了,我也在朋友的公司上班,但回到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就算不必急著趕去買菜做飯,看到兒子跟女兒的空房間,非常寂寞,常會坐在他們床上發呆,尤其女兒,跟我一起逛街、旅行,無話不說,就是那種一起買內衣褲的母女。但現在她也離家了,但好像我的人生突然挖了一個大黑洞,夜裡更覺得整個家只聽到丈夫的鼾聲,很容易睡不著,我要怎樣才好?
閱讀更多
2020-06-23
郭瑞祥, 陳建豪
糗完別人,怎麼也得說說自己。我的綽號是「小飛俠」,如此得名,來自體能還不錯、拍照時總能跳很高,不過當我做事太過嚴謹、做人太過嚴肅,就會有人打趣地笑說,得趕緊幫我物色女朋友,好柔和我的緊繃,也免得我深陷工作,都像在跟工作談戀愛,快娶工作「續弦」了。
閱讀更多
2020-06-18
上野千鶴子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事實上,在日本,年過六十五歲的女性銀髮族,沒有配偶的比例為五十五%,其中 喪偶 者占四十六.一%,離婚者占三.五%,未婚者則占三.三%。反觀男性,則維持十七%的極低比例。女性年過八十,有八十三%處於單身狀態。
閱讀更多
2020-05-09
小虎文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有沒有辦法覺得自己是被愛的?而並非只是『附加價值』罷了。如果父母親可以意識到這件事,中年、老年後願意改變,不要用『外在條件』來衡量子女,關係會好很多。如果你看重的是這個人本身,而不是他做了什麼事,你就會感到幸福。
閱讀更多
2020-04-17
蔡佳芬
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
閱讀更多
2020-04-15
小虎文
「我的老婆過世2年又4個月後,我才接觸到一葉蘭( 喪偶 協會)。那時候我白天看不出來、到處工作、旅遊,但是晚上一個人開車時,我就會悲從中來。」
閱讀更多
2020-04-15
小虎文
「從來沒有想過,我們不能白頭到老,退休後我們不是要去很多地方?16歲那年認識你,一直到你匆匆告別,生命像是去掉一半......許多人問我,為何還在哭?可是為何不能哭呢?牽手的溫度,還留在我的掌心......」。
閱讀更多
2020-02-19
張輝誠
她最喜歡和我在一起,她感覺好安心,因為我們一起玩了整整二十年,一起去過無數多個好玩的地方、吃過無數好吃的東西、看過無數好看的表演,一起笑、一起開心,她最愛她的小兒子,她臨走前還特地叫我從簾子外進來陪她一起睡,如果不是這樣,我一定會有遺憾吧!即使只是隔著一層薄薄的簾子。
閱讀更多
2019-12-25
黃越綏
也希望多事者逢年過節就饒了他們吧!別人結婚與否干卿底事?何況在西方的社交場所問人的年齡、收入和婚姻狀況,是最失禮的行為。
閱讀更多
2019-12-09
許禮安
悲傷是非常個人化的情緒,按照安寧療護的標準: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我們應該要尊重每個人悲傷程度的深淺與時間的長短,而不是定一個公認的標準去譴責某些少數人太超過。
閱讀更多
6/ 9
第 6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