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
楊雅馨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 外科醫師 ,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閱讀更多
2023-07-26
聯合新聞網 記者趙容萱
南投縣53歲邱姓男子10年前正值壯年,偶有腹痛吃吃腸胃藥,不以為意,沒想到一次大便出血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才知是大腸癌第四期,且有6處癌轉移,他為了家庭、孩子,選擇信任醫師,成為抗癌鬥士,打破「癌末」迷思,近期回診,身上沒有癌細胞。
閱讀更多
2023-07-25
林依榕整理
睡覺時你是不是習慣把手舉過頭比較好入眠,或是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呈現了「萬歲」睡姿?其實這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可能白天時鍛鍊手臂導致肌肉緊繃、肩頸疲勞,或者你已經罹患了不同程度的頸椎病、肩周炎。
閱讀更多
2023-07-18
郭美懿
今夏創下世紀高溫,不少人吃冰消暑,卻有民眾到高雄某冰店吃冰,卻吃到疑有沙門氏菌的八寶冰,導致全家13人中有11人腹瀉、嘔吐、血便,還釣出網友表示兒子疑是因此腎衰竭住進加護病房,截至週二(7/18)下午4時,累計已有44人吃冰吃到中毒。對此,冰店老闆娘鞠躬3次致歉,經高雄市衛生及抽驗冰品,並將檢體同步送中央疾病管制署檢驗,檢驗結果發現,八寶冰食材與患者檢體均檢出沙門氏桿菌,污染源疑似是「八寶冰配料」,研判是店家「自製豆類及相關配料」可能為環境污染致病源。醫師指出,沙門氏菌是經由糞口傳染,患者經常是吃到被鳥禽糞便汙染的食物或水,如雞蛋、未煮熟的蛋奶、肉製品等。感染後會有發燒、嘔吐、腹痛、拉肚子等腸胃症狀,一般人雖多在3天內痊癒,但仍有5%菌血症機率,若惡化成敗血性休克、心內膜炎、腦膜炎、敗血性關節炎或骨髓炎等病症,甚至可能致死。
閱讀更多
2023-07-18
林靜芸醫師
晚上沒睡好,有人會想以午睡來補眠,讓自己有精力過日子。美國麻州阿姆赫斯特大學睡眠醫學專家史賓塞博士認為,午睡確實可以讓失眠的人改善體力,但是無法彌補睡眠不佳帶來的健康毀損。
閱讀更多
2023-07-17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脖子有摸到一顆硬硬的東西。」28歲的林小姐指著頸部左側說。「會痛嗎?」醫師問。「不會。」林小姐搖搖頭。
閱讀更多
2023-07-03
郭美懿
「便秘」是許多現代人的困擾,但大家都以為,只要天天排便就不算便秘,想不到這觀念竟然錯誤!直腸 外科醫師 鍾雲霓說,就算天天都有排便,「每次大便卻超過10分鐘」就屬於「排便困難」,需要找出原因和調理治療。而大家都覺得多補充纖維質就能改善便秘,卻搞錯方向吃了許多「纖維質低」的蔬菜,或以為「口感粗」就等於「高纖」,其實這些都是NG觀念!
閱讀更多
2023-06-19
陳晉興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閱讀更多
2023-06-16
郭美懿
出門沒鎖、買菜迷路、叫不出親友名字…這些看似「失智」的症狀,背後成因卻可能是其他疾病!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收治一位64歲周女士,她半年來出現與失智丈夫相似病況,甚至要丈夫反過來照顧,家人以為她罹患失智症,但直到因跌倒送醫,才被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手術引流後,失智情況大為改善,幾乎恢復原樣,讓家屬驚呼「太神奇」!
閱讀更多
2023-06-13
胡肇芳 整理
肺癌在台灣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21年就約有1萬名患者死於肺癌,但其實只要透過早期篩檢,就能提高肺癌治癒率、降低死亡率。才被網友票選為「全台最正護理師」之一的正妹護理師雅薇,驚傳罹患肺癌,她在IG透露,自己不菸不酒且家族沒有人罹患肺癌,「我才30歲,為什麼會得?」雅薇表示,如果今年沒有自己加做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就算每年X光檢查也看不到,「我多花$8000多救了我自己」。她呼籲,該自費的就花下去,好好對待自己。衛福部自2022年7月1起,即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肺癌免費篩檢、肺腺癌免費篩檢),提供肺癌、肺腺癌等高風險族群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讓台灣成為全球第1個針對具肺癌、肺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肺腺癌篩檢)的國家。
閱讀更多
6/ 27
第 6頁,共 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