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賴俊佑
「我去看了好幾間泌尿科診所,他們都不太理我。有的說我想太多,連藥都沒開就幫我退掛了……」
閱讀更多
2023-05-23
賴俊佑
「我知道我兒子對我很孝順,不忍心讓我知道,我也就配合你們演一場戲。」阿輝伯默默地說著。明伯上個月被診斷為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多發性骨頭及內臟轉移。一開始是骨科會診。明伯因為全身骨頭痛到難以行走,被急診收治骨科。骨科抽血,才意外發現攝護腺抗原指數(PSA)1數值,竟高達近一萬。當天,我趕著晚上回總院看門診。本來專科護理師幫我安排隔週,等我回鄉下後,再做切片檢查,不過考量到阿伯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不適合再拖一個禮拜,我拜託我們醫療團隊在下午門診後,立即幫我安排。
閱讀更多
2023-05-18
林靜芸醫師
手術後得靠身體的修復來復原,組織修復所需的蛋白質由肌肉供應,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術前補充蛋白質可增加總量,使身體的修復功能最大化。
閱讀更多
2023-05-04
郭美懿
台灣洗腎人口逾9萬人,高居全球第1,病患得知自己需要洗腎往往晴天霹靂,更因傳統洗腎方式耗費時間,影響生活甚鉅。不過現在已有另一種洗腎方式「腹膜透析」可以選擇,病友可自行在家進行腹膜透析,甚至利用睡覺時間,一覺睡醒後洗腎也完成了,只需要每個月回門診一次即可。
閱讀更多
2023-04-26
郭美懿
35歲起骨質會以每年減少0.5∼1%的速度流失,50歲後甚至可以提高到3%;由於骨質減少,骨骼孔隙增大且鬆散,會導致骨質變脆、容易斷裂,進而提高骨折風險,若發生在「髖骨」或「脊椎」,甚至可能會致命!新北板橋骨科陳鈺泓醫師指出,存骨本應該從年輕就開始,補充鈣質、曬太陽、規律運動等,都是延緩骨質疏鬆的幾個方式,成人每天應補充1000毫克的鈣質,除了牛奶之外,他推薦7種高鈣蔬菜,含鈣量不輸奶製品。
閱讀更多
2023-04-25
林靜芸醫師
小禛(化名)在保險公司上班,46歲時,已是組長級的主管。公司為了應付金融監管,採取許多措施。她除了上班,還需上課,壓力很大。晚上睡不好,半夜常全身是汗醒來。白天一忙,就會心悸及恐慌、脾氣煩躁、容易與人爭執。去醫院檢查,婦產科抽血確定她進入更年期,建議她補充荷爾蒙,度過生活上的不適。
閱讀更多
2023-04-07
中時新聞網 施春美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飲食與癌症發生率密切相關,醫師表示,包括胃癌、大腸癌等6種癌症都是吃出來的;毒物專家表示,日本與韓國因分別愛吃味噌、泡菜而是胃癌大國,研究發現,味噌湯喝越多,胃癌風險越高,因鹽分含量高,而高鹽食物會傷害胃黏膜,增加罹癌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3-29
郭美懿整理
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加上飲食不均衡,經常是一肚子大便,卻老是「上不出來」。不少人為此狂吃益生菌,但往往怎麼吃都沒效, 外科醫師 江坤俊直指,吃益生菌改善腸胃道菌叢,需要4~6週時間,當你已經便秘,「臨時抱佛腳吃好幾包也是沒用的」!
閱讀更多
2023-03-21
胡肇芳、郭美懿整理
台灣乳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且有年輕化趨勢。乳房 外科醫師 江坤俊透露,有位抗癌近10年的病患近來病情加重,竟求他「別救了」,想把賺來的錢留給女兒。這番話讓江坤俊感到心疼,在心中對病人許諾:「我會更努力,如果我真的不行,我也不會讓妳痛苦」,暖哭3.8萬名網友。
閱讀更多
2023-03-16
林靜芸醫師
日光是調節每天睡眠規律的關鍵,建議每天在戶外至少曬30分鐘的日光。文獻報告每天在戶外1、2個小時的人,焦慮、壓力和抑鬱感明顯降低,比每天曬太陽少於30分鐘的人睡眠更好。
閱讀更多
7/ 27
第 7頁,共 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