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
Dr. Selena 楊倩琳
理財的第一步先學會存錢,但存完錢後的下一步呢?你會選擇放在銀行定存、買儲蓄險,還是買股票呢?大部分的小資族最常做的理財方式就是把錢放銀行定存或買儲蓄險。要知道現在是通膨低利率的年代,台灣長期利率偏低,如果就把錢放在銀行定存中或買保險,到最後每個月辛苦賺來的錢,不但沒變多可能還會大幅縮水,原本100萬可以買一台車,但在銀行存了20 年後,你可能連半台車都買不起!所謂的懶人存股法,就是存好股買好房,準備好未來3 ∼ 6 個月不會影響生活的錢,搭配Dr.Selena 自創的低價銅板股及好老公股挑選原則去選股票,就是Dr.Selena 認為最適合小資及輕熟族的懶人理財術。每年定期定量買進好股票的組合,可以從一兩檔好股票開始,有耐心地持續買進、抱著不賣,十年後一樣會有令你驚訝的收成。但是,怎樣才能買進低價銅板好股及好老公股票呢?
閱讀更多
2021-11-01
施國文
編按:作者施國文曾是證券業務經理,42歲就靠股市投資賺到財富自由,50歲離開職場,股息年收入約70萬元。施國文也曾是一個在股市殺進殺出,喜歡「重押」單一股票、賺快錢的超積極投資人,直到2008年經歷金融海嘯,財富大起大落的震撼教育後,才開始修正自己,憑藉著股海投資20多年的資歷,開創了屬於自己「穩中透強」的「GOWIN投資模式」。
閱讀更多
2021-10-27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 存款 ,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全書日圓以臺灣銀行一月公告之均價0.27元計算)
閱讀更多
2021-10-26
周梵
父親去世以後,我鼓勵媽媽再找一個男朋友試著去交往,看其是否能成為合適的老伴,但是她總是有很多顧慮。
閱讀更多
2021-10-25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 存款 ,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
閱讀更多
2021-10-13
翁申霖
自古以來,不管是在銀行、郵局等單位開戶,都會拿到一本「紙本存摺」留存、對帳,白紙黑字讓人一目了然,而當手上的存摺用完要換下一本時,舊存摺到底需不需要留?有網友分享自身經驗,認為不要為了省空間就把舊存摺扔掉,其實留著才是最省麻煩的事。
閱讀更多
2021-10-04
樂透人生─吳家揚
Q:52歲老王是位老師,獨生子小王是國立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為了學習投資實務,小王很積極加入學校股友社社團,也常聽投資講座,頗有自己的看法。大二時,兒子向老王要100萬元投入台股,後來覺得台股賺太慢就轉入美股,大三有賺到錢之後,兒子大膽要老王抵押房子貸款讓他去操作,兒子向老爸說,他立志要當「FIRE族」和「專業投資人」。老王面有難色來問我,那是什麼?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1-10-01
林靜君談心室
婷雅最近挺苦惱,最近小兒子一直要求她拿房子去抵押貸款,讓他出國唸電影行銷,但她擔心自己過幾年就要退休,到時萬一負擔不過來,房子一旦淪為法拍,自己將無棲身之所。一邊是親情,一邊是現實考量,婷雅應該去辦理貸款嗎?
閱讀更多
2021-09-28
張家麒
「投資越簡單,人生越樂活」的樂活大叔施昇輝,先前獲大愛「人文講堂」邀請,與大家分享,不同於主流的投資理財觀念!以下為施昇輝演講內容重點: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