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廁所

顯示第 2512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45歲後最易漏尿!揮別苦惱,從學會這1個動作開始...比少喝水更有效!

tCol 2019-10-25

國健署

45歲後最易漏尿!揮別苦惱,從學會這1個動作開始...比少喝水更有效!

女性因為先天尿道短,若加上多次懷孕生產或骨盆腔大手術,使得約有60% 45 歲以上曾經懷孕生產過的婦女,因年齡漸長,肌肉支持力降低,而有過尿失禁(漏尿)、頻尿及尿急症狀。尿失禁(漏尿)雖然只是一種症狀,但同時也涉及個人衛生及社交的問題,婦女們常會困擾到底要喝多少水?甚至覺得水要喝少一點會比較好一些,以減輕尿失禁(漏尿)狀況。

閱讀更多

臨終才發現,最對不起的是自己!送走癌末婆婆,德國媳婦體悟:善終就從現在開始

tCol 2019-10-13

林芷揚

臨終才發現,最對不起的是自己!送走癌末婆婆,德國媳婦體悟:善終就從現在開始

時光回到2014年,德國媳婦吳品瑜隨著在世界各地派駐的丈夫,舉家剛移居到吉隆坡。那是個百花齊放的春日,夫妻倆卻在視訊的電腦螢幕前,收到獨居的德國婆婆罹患膀胱癌的消息─醫生判斷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已經沒有積極治療的必要。

閱讀更多

年紀大、代謝慢,身上容易有異味?護理師4招改善「老人味」,清爽又自在

tCol 2019-10-09

愛長照

年紀大、代謝慢,身上容易有異味?護理師4招改善「老人味」,清爽又自在

引起老人身上異味的主要原因,是當年紀逐漸邁入老年後,皮脂腺功能逐漸退化不平衡,四肢與身體的皮膚出油少、呈現乾澀;但臉部、額頭、頭皮和胸前等部位的皮脂腺卻會大量分泌油脂,經氧化後形成不飽合醛,容易產生一種「油膩」的味道。

閱讀更多

就醫往生被問及醫藥費,他兒子竟佯裝只是親戚:有時沒錢很可怕,父母變得不是父母

tCol 2019-10-09

大師兄

就醫往生被問及醫藥費,他兒子竟佯裝只是親戚:有時沒錢很可怕,父母變得不是父母

編按:「人一生就該好好活著,好好善終死去。」但離世前後若沒有錢,就無法好好善終...病床邊來了一個大哥,看見已死去的老人家,他哭得很難過,哭著哭著,護理師過來問:「請問你是他的家屬嗎?」那個大哥是老人家的兒子,護理師就繼續問:「那有關於費用部分……」大哥立刻擦了擦淚,說:「沒有啦……我是遠房的,聽說了來看看而已。」之後他問了 廁所 在哪裡,後來,就沒再出現了,而他們冰庫又多了一個長老,一個沒有好好善終的老人家。

閱讀更多

 出現血尿是哪些疾病警訊?醫師:結石、膀胱癌都有可能

tCol 2019-09-21

林芷揚

出現血尿是哪些疾病警訊?醫師:結石、膀胱癌都有可能

血尿是結石、膀胱癌常見的症狀,但有些飲食也會造成尿液呈現紅色,民眾若發現疑似「血尿」現象,仍應盡快就醫檢查,才能常保健康。

閱讀更多

乳癌化療狂吐5天,最虛弱時丈夫哭求離婚、婆家要我高抬貴手...眼淚流乾後,我學會放手轉身

tCol 2019-09-18

賴於廷

乳癌化療狂吐5天,最虛弱時丈夫哭求離婚、婆家要我高抬貴手...眼淚流乾後,我學會放手轉身

18年前,罹患了乳癌,失去了婚姻,但我站得比以前更直。曾經,一度以為癌細胞轉移,朋友的及時送暖,重拾對人性的信任,敞開禁錮已久的心門。

閱讀更多

永遠不要告訴子女「自己多有錢」!500個千萬富翁經驗:靠這10守則養出會賺錢的孩子

tCol 2019-09-18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永遠不要告訴子女「自己多有錢」!500個千萬富翁經驗:靠這10守則養出會賺錢的孩子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作者定義「富人」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負債(信託帳戶的本金除外)的現值。資產淨值高於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千萬元)以上的人稱為有錢人(富人)。 依據這個定義來看,1億個美國家庭中只有350萬人(3.5%)可以被稱為有錢人。95%的有錢人其資產淨值在1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都怎麼教養小孩?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運動後肌肉痠痛很正常?必知橫紋肌溶解症3症狀

tCol 2019-09-16

林芷揚

運動後肌肉痠痛很正常?必知橫紋肌溶解症3症狀

運動很健康,過度運動卻很傷身!突然劇烈運動,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症,嚴重恐導致急性腎衰竭,需要洗腎。值得注意的是,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包含肌肉痠痛,不少民眾誤以為只是疲勞,可能延誤治療時間。

閱讀更多

長年熬夜、高度疲勞 李開復罹癌後告白:我給身體的第一項承諾,就是好好睡覺

tCol 2019-09-12

李開復

長年熬夜、高度疲勞 李開復罹癌後告白:我給身體的第一項承諾,就是好好睡覺

生病之後,我一路接觸了不少的名醫,當中有位中醫師極力主張,人應該順應四時生活,人生也有四時,小孩子就是春天,老人就是冬天。春日遲遲正好眠,所以他主張小孩一定要睡飽,睡飽的小孩一定聰明。上學遲到就遲到,跟老師請假吧,孩子能睡到自然醒最重要!(要是再早幾年讓我知道這個說法,小女兒肯定會樂壞了吧。)

閱讀更多

乳癌化療副作用嚴重?中醫師7招教你遠離「手足症候群」

tCol 2019-09-05

林芷揚

乳癌化療副作用嚴重?中醫師7招教你遠離「手足症候群」

55歲蔣女士半年多前因胸部X光片出現陰影,確診罹患乳癌第二期,手術切除1/4的乳房後,發現有淋巴轉移的現象,因此接受化療,但出現手的皮膚乾裂、脫皮,腳也嚴重潰瘍。

閱讀更多